基于博弈论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转载)
(2011-11-07 15:31:06)
标签:
博弈论企业战略战略管理杂谈 |
分类: 表达和博弈文集 |
摘要:企业战略的本质是一种博弈,博弈论和企业经营战略之间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基于博弈论人们对企业竞争有了新的认识,博弈论给企业战略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然而要为战略管理进行博弈论建模还受到种种局限,还有待于博弈论本身的突破。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博弈模型特征进行分析,并认为围棋游戏提供了一个较完美的博弈仿真模型。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博弈论;模型;围棋游戏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Chandler,1962)的《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考证》揭开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序幕,而安东尼(Anthony,1965)的《计划与控制系统》、安索夫(Ansoff,1965)的《企业战略》和安德鲁斯(Andrews,1971)的《公司战略概念》标志着所谓的“安东尼一安索夫一安德鲁斯范式”的形成。这一范式认为,战略管理就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和组织架构的过程【l】。它的核心是安德鲁斯提出的把战略管理过程分为制订和实施两阶段,从而奠定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此后的战略管理学家在这一范式下,沿着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两个维度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形成战略管理各理论流派{2}。
战略源于竞争,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特征就是竞争的管理,是建立竞争优势的一系列深思熟虑的举措,是一种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的运用。没有竞争性的战略只能称之为一种规划,而这种规划在竞争性的环境中已被冲击得支离破碎,成为一张废纸而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管理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进入90年代后,战略管理全
面转入对竞争优势根源的探求,发展到了为创造未来而竞争的阶段。事实上,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高额利润,既在于它拥有其竞争对手不具备的独特的、难以复制和模仿的关键性资源和核心能力,又在于它善于将核心资源和能力恰当地运用于竞争的博弈能力。企业战略的本质是一种博弈,是一种尚未看见目标的策略
博弈。随着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发展,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企业战略模式等都有了新的认识{3}。
二、博弈论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
博弈论作为一门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学科,和企业经营战略之间有着天然的、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事实上,博弈论确实给企业战略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提供了新的研究管理战略的方法论,它的思想和建模方法已经渗透到了管理战略的各个领域[41。博弈论使企业管理战略研究的完全信息和完全竞争约束条件放宽。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需要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基于价格来作出最有利的决策。以完全竞争为基础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虽然在理论上达到了完美的地步,但却使理论与现实相距甚远。事实上企业的支付是所有局中人战略变量的函数,局中人的利益交织在一起,企业可能在分析竞争对手的战略之后改变自己的生产函数,只是到博弈论出现后,寡占理论才真正成为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被认为是博弈论应用最成功的领域。例如,泰勒尔(J·Tirole)的《产业组织理论》一书几乎应用博弈论对旧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全面改写,其中寡头竞争二阶段博弈模型就给现代战略管理带来了较深刻的影响。在该模型中,寡头竞争被抽象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战略变量设定为媒体广告、横向收购等竞争手段,这些竞争手段会形成厂商的沉没成本,它对市场的影响是长期的、战略性的。第二阶段的战略变量为产量(古诺竞争)或价格(贝特朗竞争)。博弈论已对影响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很多学者对大量的战略管理现象应用博弈论模型进行分析{5-8}。然而,博弈论应用对经营战略的影响还远不及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所做到的那样{9}。
《财富》杂志表明,世界500强企业中,40%的公司认为其成功有赖于经营管理中对博弈论的巧妙运用。有人把博弈论称之为“博弈论革命”与100年前的“边际革命”相提并论,甚至说未来社会科学还有纯理论的话,这种理论就是博弈论。博弈论已经为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打开了一扇大门,博弈逻辑、纳什均衡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企业管理的现状。可以预测博弈论将无可置疑地改造经营战略领域,这些改变将一个接一个地发生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泽尔腾在中国参加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时曾说,博弈论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发展了人类的思维。
三、博弈论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应用的扁限
Rumelt Schendel和Teece(1991)对目前博弈论在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应用局限进行了较全面分析,其中有几点是值得关注的:一是博弈理论家所建立的博弈论模型只涵盖了很少的经济变量,而省略了其他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模型的可检验性和实用性,大大降低模型的解释能力。二是由于实际中不具备模型所要求的信息结构和
参与人的理性程度,使得博弈结果的预测准确性大打折扣。三是当博弈模型过于关注的是企业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解释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效果,而忽视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是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10}。
另外,企业之间的战略竞争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是企业为了取得超出平均水平的高额利润,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展开的全方位、全局的竞争,而博弈论专家们由于专注于精巧的博弈论模型的构建与均衡的分析,而把有关战略现象的知识排除在博弈论的范畴之外。可见为战略管理的研究来扩展博弈论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由于博弈论应用于经营战略分析的局限,潘卡基·格玛沃特{11}沿着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博弈论模型的预测能力的途径,用关于竞争互动的详细案例研究揭示了博弈论作为一种经营战略分析家实用工具的用途和局限,试图通过对单个案例的深入研究来识别值得研究的现象,达到从一般意义上思考博弈论的实际应用价值。而尝试着从战略管理的视角来讨论博弈论的建模与分析的问题,即为企业竞争战略管理构建博弈模型无论对战略管理还是博弈论的研究都是极具挑战的工作。
四、基于博弈论的企业竞争战略管理建模分析
企业竞争战略管理涉及因素之广、跨越时间之长使得目前要直接为企业竞争战略管理构建一个博弈论模型是困难的,但我们从博弈模型各要素的角度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博弈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模型构建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
(一)局中人的有限理性
人们在处理企业战略的长远性时,由于有限远见和有限计算能力的制约,往往采取分阶段的方法,将战略目标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来进行管理,而战略博弈的动态性意味着战略中长期的管理效率常常是递减的,若设局中人的远见时段范围为T,事实上战略管理的进程应是一.个零麴不断向前平移的动态过程。战略管理中提倡学习,
模仿已成为共识,人们往往期望通过模仿和学习能取得战略成功,瓶有限理性的学习意味着人们往往是根据经验和直觉来改变战略而并非贝叶斯法则。
局中人的有限理性是博弈论建模的难点,而作为战略管理过程中的局中人,有限理是其具有的最根本的特征,如施加在信息处理过程和不完美记忆上的限制,参与人分析对手行为的能力等。阿里尔·鲁宾斯坦(A.Rubinstein,1998)㈣采用了贝叶斯概率描述和演进博弈的方法来分析“有限理性”假设下的经济行为,探讨了当所有其他局中人都根据理性人范式采取行为时,有一个局中人当他在作决定时遵循一种与理性人范式并不一致的决策程序的情况,如局中人的有限远见。他们使得即使是简单的两人博弈都变得十分复杂,阿里尔·鲁宾斯坦也不得不感叹:“有限远见博弈的建模依然具有巨大的挑战。”
博弈论在理性方面的要求比新经典经济学以“个体理性”为基础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要求还要高,不仅要求行为主体始终以自身最大利益为目标具有在确定和非确定环境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还要求他们具有在存在交互作用的博弈环境中完美的判断和预测能力;不仅要求人们自身有完美的理性,还要要求人们相互信任对方的理性,有“理性的共同知识”{12}。这正是博弈论所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惑。
演化博弈论的进展为理性另辟蹊径,人们不再把人模型化为超级理性的博弈方,演化博弈论研究表明,博弈均衡是达到均衡的均衡过程的函数,人们在达到一个博弈均衡中,常常使用的试错的方式,通过模仿和学习,从一种优势策略转向另一种优势策略。其间,均衡过程某些细节会对均衡有重要的影响,它们对战略管理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战略管理过程强调局中人的“有限理性”而非“完全无理性”,又充分重视局中人的理性开发,毕竟人类是处于完全理性与完全非理性之问的智慧生物,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或愿景是期望博弈局势朝着有利于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战略管理中局中人战略选择的“满意准则”
战略是一个企业基本的长期目标和目的的确定,以及为实现此目标所必须采取的行动和对资源的分配。可见,战略一方面与企业的长期目标和“大”决策相联系,另一方面战略实施的真正涵义是使公司能适应和影响不断变化的环境,强调企业行为模式和企业类型与目标的一致性。总之战略是企业成功的根本罔。因此,完全量化评价企业战略的成功标准是困难的,应该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应该从多元的、发展的、综合的、全面评估。当以量化博弈模型来考查战略选择的,局中人时刻都在权衡着风险与收益,当局面处于优势时,稳步获取满意的利益成为上策。在新古典经济学和大多数的博弈论中都假定局中人都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并且准确无误地能选择最优反应策略,而事实则往往不是这样。人们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常常是依据“满意准则”:如果人们在某一问题上有满意解时,就不会再去寻找最优解【121。企业战略的制定由于其长期性和全局性特征,目标更具模糊性,战略优劣的判断更是适合于满意准则。
(三)信息不完全、不对称
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最大成就就在于它成功地将信息这一变量引入博弈要素之中,这也是它区别于以往的零和矩阵对策论的显著标志,也是现代博弈论得以成功运用于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管理各领域的重要原因。然而从目前看来,决策分析学关注的是不完全信息下的决策机制,不断地获取信息,通过贝叶斯学习,有利于降低不确定
性,提高决策效率。而不完全信息博弈研究较多关注的是局中人的信息不对称。
博弈论研究表明,局中人无论具有信息优势或劣势都有增加支付水平的可能,即在市场竞争中,有时具有“先动优势”,有时具有“后动优势”,这与博弈局势有关,因此博弈中行动的次序和时机对博弈均衡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它们都为战略管理过程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的核心信息往往是私人信息。而企业的战略意图是要经过信息转化,通过战略承诺形成有利的博弈局势来达
到战略目标的实现。例如,在Milgrom-Robert垄断限制定价模型中,垄断企业的成本结构是私人信息,它是不能让潜在的竞争对手观察出来的,而产品价格既是利润函数的变量,又是信号传递的载体,意图是要告诉那些潜在的进入者,进入是无利可图的,从而实现阻止其他企业进人的目标。
(四)支付函数的不确定性
在目前的博弈论模型中,支付函数常假设为确定性函数。这与现实中的情况有较大出入,如果说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情形中,支付函数,函数以确定性函数表示还尚可理解的话,那么在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局势中,局中人对支付函数的了解应是不完全的,且随着博弈进程而深入,函数定义需要不断地修正。因此,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
定性的过程中,使用逆向归纳法则来进行博弈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人们在现实的思维中,是正问归纳和逆向归纳的综合运用,这为战略管理的博弈建模和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企业战略竞争的仿真模型一一围棋模型
要全面地为企业的战略竞争进行博弈论建模是困难的,甚至说是不可能的。“世界并不会以一个如此便利的形式展示自己,对于管理者,智能决策者们面对着一大堆的生产线决策、质量决策、宣传决策等。这些情况的复杂性很容易超过简单模型解决它们的能力”。
围棋这一竞技游戏无论在模拟战争和商场竞争、训练人们的策略思维和体现竞争哲学内涵等方面的作用已被人们所接受。在我国古代,“围棋”即“弈”,简单的规则,无区别的黑白石子在博弈者手下赋予了生命和力量,仿佛不经意的落子都在构成战略布局的伟大设计。据说约翰·纳什(John Nash,1928)早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做研究生时即与围棋结缘,约翰·纳什的博弈思想不无在围棋游戏中找到它的来源,如“围棋定式”——在大量实战基础上经验证并被博弈双方都可接受的局部达到稳定的一种变化,正是“纳什均衡”所要表达的真义。赫尔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1916—1997)挑战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无法获得决策所需的所有信息,即使能获得所有信息,人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一个问题的所有复杂关系和行动
后果进行周密思考,首先提出“有限理性”的命题和决策的“满意准则”。他的这一成果就是基于对国际象棋的思考和研究而得出的,并且又用大量的棋弈过程分析来进行验证。阿里尔·鲁宾斯坦在尝试中为“有限理性”建模时,也对国际象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在研究有限理性局中人博弈时,最有趣的建模问题之一是局中人对其局的扩展模型仅仅具有有限的理解能力。对说明我们所关心的“有限理性”建模的一些问题来说,国际象棋中的博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他的结论是:“对博弈中的类似国际象棋行为的建模仍然是一个难题,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分析模型可以令人满意地对这个问题进行处理{4}。
相对国际象棋来说,围棋博弈的规则更简单,而变化更复杂,它能更好地模拟商业(或战争)的竞争。应该说围棋博弈是最好的企业战略竞争模型。“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对围棋博弈的深入研究,并将围棋理论运用于企业经营法则,棋局中的博弈隐喻着人间事物的基本规律,必为人们提供有用的法则。博弈理论在战略竞争中的应用,不限于告诉人们在一个静态的博弈中受制于博弈均衡,而是要启示人们在竞争中恩变,通过改变博弈要素(参与者、附加结、规则、策略和范围)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打破旧的均衡实现新的均衡而获得优势[151。对围棋来说,局部有定式、千古无同局,所谓棋高一筹,正是博弈者看到了不平衡带来的契机进而把握胜机。
参考文献
【l】1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叨.南开
管理评论.1999(2):4—10
【2】亨利·明茨伯格等著,刘瑞红等译.战略历程——纵览战略
管理学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杨纬隆,林健.企业战略管理的信息范式[J].商业研究,2006
(23):73—76
【4】龚业明,蔡淑琴,张金隆.博弈论对企业管理战略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1999(8):74—79
【5】姜青舫,姜树元,公司竞争战略博弈分析模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2):51—55
【6】李勇,陈旭东.基于博弈论的合作竞争战IS-[J].中国软科学,2001(9):121-122
【7】李字宏,沈荣芳,张显东.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多维信号博弈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2001(7):845—848
【8】林健.杨纬隆,寡占市场厂商竞争战略的一个博弈模型叨.企业经济,2003(10):41—43
【9】潘卡基·格玛沃特(Pankaj Ghemawat).产业竞争博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10】阿里尔·鲁宾斯坦.有限理性建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
【11】谢识予.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10)
【12】戴维·贝雏可,戴维·德雷诺夫,马克·尚利.公司战略经济学(中译本)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Saloner,G.Modeling,game theory,and Strategic Manage—mental.Strategic Management Soumal,12,winter 1991:119-136【14】赫尔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的基石[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5】亚当·M·布兰登堡,巴里·丁·纳莱巴夫.正确的举措.运用博弈论构筑战略[J】.哈佛商业评论,1995(7/8)
Study on the Enterprise Strategic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Game TheoryYANG Weilong啦,LIN Jianl(1.Wuyi University,Jiangmen 529020;2.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Abstract:The essence of corporate strategy is a game.There are natural things between the Game Theory and corporatestrategies.Based on the Game Theory new understanding has been gained in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enterprises,Game theory has brought about a profound impact on corporate strategy.But game theory model for thestrategic management is also subject to various constraints,which may have to be a breakthrough in game theory itself.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ic management game model has been analyzed. Go game hasprovided a more perfect gamesimulation model for US.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Go game is bound to make this ancientgame to give people more and deeper insight.Key words:corporate strategic management;game theory;model;Go game__
(第一作者简介:杨纬隆(1964一),男,湖南邵阳市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五邑大学副教授、教务处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企业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