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汉武帝陈皇后金屋藏娇长门赋 |
分类: 文字写作 |
《长门悲歌: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向谁诉》
历来的文学影视作品,都喜欢把汉武帝的陈皇后阿娇,描绘成一个骄奢善妒、娇惯跋扈之人。我却以为这个女子,当是有惊人的美貌和尊贵迷人之处的。否则后人何以用“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等类数不尽的凄婉缠绵的诗词来形容她?否则年少懵懂的刘彻何以对她有“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的铮铮誓言?
“金屋藏娇”,何其美丽的爱情宣言。后来刘彻果真娶了阿娇做了皇后,果真造了富丽堂皇的金色宫殿来实现儿时诺言。
历来的文学影视作品,都喜欢把汉武帝的陈皇后阿娇,描绘成一个骄奢善妒、娇惯跋扈之人。我却以为这个女子,当是有惊人的美貌和尊贵迷人之处的。否则后人何以用“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等类数不尽的凄婉缠绵的诗词来形容她?否则年少懵懂的刘彻何以对她有“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的铮铮誓言?
“金屋藏娇”,何其美丽的爱情宣言。后来刘彻果真娶了阿娇做了皇后,果真造了富丽堂皇的金色宫殿来实现儿时诺言。
只是谁又能想到金屋奢华的背后,结局是那样的悲凉,娇宠过后还是那新人夜夜笙歌,旧人独守空房的戏码……
没有生育、势弱色衰后的阿娇在日渐失去武帝欢心时,就象溺水之人想要抓住任何求生的希望,哪怕只是一根虚妄的稻草。她召入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请她设法祈禳,以此想要求得子嗣、挽回天子的心意。楚服设坛斋醮每日入宫,竟然发展到与陈后同卧同眠(楚服MS是有同志倾向的)。武帝得知,自然怒不可遏,当下彻查,拿下楚服,饬吏讯鞫后枭斩。陈后宫中女使太监三百余人,一并处死,无人幸免。阿娇自此魂不附体、夜不能眠,最后玺绶被夺、废徙长门。
没有生育、势弱色衰后的阿娇在日渐失去武帝欢心时,就象溺水之人想要抓住任何求生的希望,哪怕只是一根虚妄的稻草。她召入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请她设法祈禳,以此想要求得子嗣、挽回天子的心意。楚服设坛斋醮每日入宫,竟然发展到与陈后同卧同眠(楚服MS是有同志倾向的)。武帝得知,自然怒不可遏,当下彻查,拿下楚服,饬吏讯鞫后枭斩。陈后宫中女使太监三百余人,一并处死,无人幸免。阿娇自此魂不附体、夜不能眠,最后玺绶被夺、废徙长门。
据说陷入绝境的阿娇,悲郁中以黄金千两求赋于司马相如,求他把她的哀戚、她的黄昏孤影、长夜无眠,一字一泪的诉于纸上。重聘下的司马相如将《长门赋》写得如此绵转凄楚:“……日黄昏而绝望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于是有《长门赋序》云,“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宠。”
汉武帝因赋复幸陈阿娇这种说法,其实无非是后人给司马相如文字贴金的恭维之词,根本经不起推敲。且不说给《史记》作注的古人忍不住这样评价“作颂信有之也,复亲幸之恐非实也!”即便是今日的我们看了,觉得离谱不可信实。
汉武帝因赋复幸陈阿娇这种说法,其实无非是后人给司马相如文字贴金的恭维之词,根本经不起推敲。且不说给《史记》作注的古人忍不住这样评价“作颂信有之也,复亲幸之恐非实也!”即便是今日的我们看了,觉得离谱不可信实。
故事的真相是怎样的呢?是陈皇后的哀怨流传千古,却没有能融化武帝那颗冰冷的心。
想那一部中国历史,忿妇怨女车载斗量。而帝王与后妃之间,莫说是爱情,就连单薄的亲情也是微薄如纸。而汉武帝在感情上本身就是个风流放荡的皇帝,喜时施以富贵,厌时弃如敝屣。今朝犹言宠爱,明日翻脸无情。
金屋之于长门,咫尺便是天涯。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每想到金屋藏娇这个典故,想到长门一赋的凄婉,总会在心底发出悠悠感叹:世上没有女人是天生善妒毒辣,也没有永远鲜活不败的花!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金屋再好,也不比“得一同心人,白首不相离”来的更可贵……
金屋之于长门,咫尺便是天涯。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每想到金屋藏娇这个典故,想到长门一赋的凄婉,总会在心底发出悠悠感叹:世上没有女人是天生善妒毒辣,也没有永远鲜活不败的花!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金屋再好,也不比“得一同心人,白首不相离”来的更可贵……
前一篇:唐宋传奇:《离魂记》
后一篇:枯叶之碟胡乱抽风版:小蜜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