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绘蝶』铿锵女警文艺范儿

标签:
文化公安情感 |
分类: 文友绘蝶 |
□许丽晴
http://culture.cpd.com.cn/n2572255/n2572312/c25345485/part/25345503.jpg
2013年10月,卢嫈参加第二期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习。
http://culture.cpd.com.cn/n2572255/n2572312/c25345485/part/25345504.jpg
2014年9月参加“为祖国放歌——2014年全国公安文艺创作汇演“活动,卢嫈采访评委苏时进老师并合影留念。
卢嫈,女,江苏省宜兴市公安局政治处民警。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全国公安文联、江苏作家协会会员。江苏公安作协副秘书长、无锡公安文联理事,曾先后获新浪论坛十佳版主、十佳写手,全国公安文联论坛十佳版主等称号。已出版散文集《铿锵玫瑰》。近年来在数十家省级以上媒体发表作品100余万字。
公安队伍藏龙卧虎,此话真是不假,卢嫈就是其中的一个。早在十多年前,她就以网名“蝶衣君”潜伏于新浪、搜狐、天涯、榕树下等门户及文学网站,做编辑、当版主、写专栏、玩博客,整得风生水起。她曾先后三次荣获新浪论坛十佳版主、十佳写手等称号。爱旅游的她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也写下了不少好看的游记文字。她还擅长写时评,文章经常上新浪网首页推荐,她是新浪的元老会员,粉丝拥趸众多。因微博等享有的知名度,她还被无锡市委市政府聘为“无锡网络问政监督员”。
八年前,卢嫈从公安基层一线调到了江苏省宜兴市公安局政治处,成了一名从事外宣工作的“字警”。半路出家的她,为了尽快地适应这份工作,尽可能地掌握写作的第一手素材,经常起早摸黑、随警作战。一路走来,有汗水更有泪水。因为工作变动的缘故,她不再有精力打点网络,不得不转身淡出。不过,她从来没有遗憾过当初“字警”的选择,她说自己喜欢书写身边的民警故事,当作品被广大读者认同,便是最好的褒奖。
去年4月,宜兴高速交巡警许克新因公殉职,一连数天,她白天采访同事眼中牺牲民警的日常点滴,晚上含泪整理素材,用一支饱含真情的笔创作了人物通讯《恰似杜鹃映天红》。2011年9月,宜兴刑警在云南省彝良县抓获了一名潜逃11年的命案逃犯。她和刑警同事连夜飞抵云南昆明,又驱车数百里赶往山城彝良县,遭遇道路塌方等险情,她独自一人承担了摄像、摄影、采访等任务,等把嫌疑人押送回宜兴市看守所,已是三天后的凌晨3时。回到家,她继续挑灯,赶写了纪实《逃亡十一年》。在2011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清网行动”中,卢嫈先后在《人民公安报》《江苏法制报》等报刊媒体发表了10多篇宜兴公安清网行动纪实,大大宣传了典型,鼓舞了士气。
除了做好文字宣传工作外,卢嫈也乐于接受新任务的挑战。这两年来,她还多次担纲一些公安宣传活动的台本、颁奖词及诗歌的创作任务。
http://culture.cpd.com.cn/n2572255/n2572312/c25345485/part/25345554.jpg
卢嫈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在工作之余,她还热心做好江苏公安文化网的编辑工作,多次策划组织主题征文活动,义务为广大会员服务,她先后两次获“优秀编辑”称号。去年,省公安文联组织“公安文化下基层小分队”赴靖江开展活动,她与当地公安文学爱好者座谈交流创作经验,还连夜创作了诗歌《西来之烛》,献给当地牺牲民警、公安部二级英模张金文的遗孀。
2010年以来,她先后四次被公安部政治处选调参加“公安文化基层行”活动,两次获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同志亲切会见。
但凡认识卢嫈的人,总能被她热情爽朗的性格所感染,可又有几个人知道,在这灿烂的笑容背后,又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事实上,双警家庭的她,往往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负荷。有一次,卢嫈无意中看到了女儿的作文,那是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我的妈妈》,只见小家伙委屈地编着故事:“我的妈妈很爱我,总是替我做好吃的饭菜,周末陪我一起玩,晚上陪我一起做作业……”让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天下无贼》作者、著名作家赵本夫这样评价她的散文集《铿锵玫瑰》:“用散文文笔来描写警察生活,很感人。当国家、社会面临突发事件的时候,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警察,不能设想没有警察的生活会怎样,但警察也是人,是儿子、父亲、丈夫,而女警面临的难题更多,卢嫈描写的警察以及她的战友对警察事业的热爱、忠诚都让人肃然起敬:我们的平安背后是他们大量的奉献和牺牲。”命运总会眷顾勤勉的人。近年来,卢嫈创作的公安题材文学作品屡屡获奖,先后荣获全国法治文学一等奖、全国公安文联征文活动三等奖等奖项。(作者单位:江苏省公安厅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