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警事』交巡警大队提升标准化执法水平记事
(2010-12-04 22:49:56)
标签:
宜城执法水平《焦点访谈》道路交通情感 |
分类: 小城警事 |
日前,公安部、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委联合发文, 2009年度宜兴市达全国部级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标准。
交巡警大队提升标准化执法水平记事
平安和谐的道路交通治安环境是展现和谐社会建设成就的生动乐章之一。近年来,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以标准化为依托,积极创新和谐执法手段,着力打造亲民爱民最响亮的“民生品牌”,走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子。
镜头一 :“示范标准岗”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司机李某驾驶汽车在右转弯车道上等待直行绿灯,造成路口车辆拥堵,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执勤民警对其进行流动电子警察固定证据,告知教育后予以罚款扣分处理。这是日前发生在宜城街道世纪大桥路口的一幕场景。
今年11月中旬,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以“示范标准岗”宣传活动为契机,在宜城街道王府路口、龙潭路口、世纪大桥路口3个示范标准岗创建路口进一步增派警力,强化路面秩序管理,做到“着装规范、指挥规范、用语规范、执法规范”,切实提高民警标准化执法水平,并以此为契机影响和规范交通参与人的交通行为,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镜头二:“说理式执法”规范执法办案程序
今年7月的一天,宜城街道巷头路一辆汽车与电瓶自行车发生刮擦事故,导致70多岁骑电瓶车的芮老太腰部脊椎挫伤。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为事故赔偿标的发生争执,芮老太坚持要对方除医药费外赔偿6万元损失,肇事方则坚称不可能支付,双方为此几度闹翻。在随后的事故调解过程中,宜城交巡警中队民警朱雪平充分运用“说理式执法”进行调解,通过向双方当事人公开事故责任的认定依据、事故损害的赔偿标准,向司法鉴定机构咨询伤残评定等方式,让肇事双方当事人对事故处理全过程进行零距离监督,前后调解了10余次,最后,以肇事方一次性支付芮老太3.3万元成功化解矛盾,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
近年来,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以“说理式执法”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强化执法办案质量考核,民警的执法质量、执法办案能力不断提高,执法形象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全市发生的2万余起交通事故80%以上通过民警调解直接达成协议;其中,77起死亡事故中,通过交巡警参与调解化解矛盾、消除隐患,并达成协议的占95%。
镜头三 :加强培训监督,提升标准化执法水平
为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程序规定和操作性强的标准规范,确保民警在各项执法活动中、在每个执法环节上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交巡警大队通过不定期执法督查活动,对民警执法办案过程进行全程化、实时化、动态化监督;同时,还通过集中轮训(内容涉及事故处理程序相关规定、痕迹勘查、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交通治安管理工作标准等),组织民警对《执法标准化管理手册》、《执法执勤用语手册》学习讨论,开展拓展训练,参观学习兄弟城市同行先进的道路交通管理经验等途径,不断提高基层一线民警的业务能力、执法水平。
近年来,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认真落实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努力实现全市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城区主要路口交通秩序明显改观。日前,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委联合发文,经全国道路交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抽查和评价,2009年度我市达全国部级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