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读文识人
(2010-08-04 22:29:23)
标签:
暗香盈袖散文北京王府井书店情感 |
分类: 红袖添香 |
读文识人
上周末,我把子含读文字读人系列打印了下来,放在随身的包里,希望能找一个静下心来的时光慢慢品读。
我一直以为,通过文字,是了解一个人的最好方式。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与一些作家、诗人朋友们走动近了,便会想方设法寻找他们的作品集,以更好地揣摩文字、了解对方。我曾经为了寻找某尊师的作品,在北京王府井书店里让营业员在电脑里搜遍了他们的库存,结果无果而返,虽然让人不免有些气馁,却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久,这位为人低调、平素里闭门谢客的师长获悉了我的虔诚,特意邮寄了他的作品签名本给我,而一来二往地走动,我们也结成了忘年交。这些年来,我和天南海北很多文友们的情谊也多是从文字开始的。常常透过或真诚、或虚浮的文字,我甄别是朋友还是过客。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是一个不擅掩饰的人,在生活中如此,在网络上亦是如此。比如,在公安文联论坛,我的有一说一常会因此而得罪一些人。有的朋友也许会心生愠怒从此形同陌路,而一些气味相投的,则往往通过文字的亲近有了心灵的默契和愉悦。
这就是文字的奇妙。
于是,在这样的一个夏夜,我给自己终日冗杂的写稿工作放了个小小的假,我对自己说,嘘~沉下心来,静心读文。
应该来说,我对子含的文字并不陌生,而从他那篇从头像看性格的文章开始,我真正熟悉起来。在散文版,子含也是版里很少能主动发真人秀的几位男性ID之一(在我印象中,好像只看到过虾版、鹿版、渔夫、子含、轮胎等异性的照片),相比之下,散文版的男同胞们略显矜持。虽然,子含的头像一直用的是一个电眼的小P孩,可是,我在他的文字里却一次次地读到了真诚,读到了对散文版的一颗眷眷挚爱之心。
如果用欣赏女性的角度来形容散文版,那我觉得她应该是,雨巷里,撑着一把娟伞,摇曳前行的曼妙背影。而子含的品读,就好比是一场适时的春雨,温润、清新、绵延,是增之一分嫌浓,减之一分嫌淡,就像这调色板,必定是一位独具慧眼的画师,才能驾驭起丰富的色彩,让妙趣多姿的素材变得鲜活灵动。
子含的文字温尔,简洁,和印象中他给人的形象和风格很吻合。比如,他的清清雨涵篇,适合在这样的万籁俱寂时,细细品读,清清的荷香在文字间若有如无地弥漫,淡淡的语言,疏朗的笔墨,背后是一颗远离尘世喧嚣、清新淡远的心;他写渔夫,惺惺相惜、心灵交融,欣赏、仰慕、感知、默契;他读小凤儿、清明雨、雪丹,通过一篇篇地点击研读,一字一行地用心触摸着文字背后那一个个真实生动的ID。通过他独特的视角,诸多鲜活的散文版ID跃然纸上。
《论语》云:“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而今,在世俗的生活中,我们努力地工作生活,在虚拟的网络里,我们小心地坚守真我。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朋友是一面镜子,借以审视自我。而你我在读文识人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自我审视?
(20100804凌晨初稿,中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