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2009-09-08 20:57:00)
标签:

天柱岩

柱石

寨子

琐记

暗香盈袖

柱石擎天

有凤来仪

情感

分类: 暗香盈袖

 

 

NO2.有凤来仪.柱石擎天

  “柱石擎天在县东10里,其形似柱高而圆,旧云有鸟类凤鸣于上,天柱名始此,别号凤城。”

——康熙《天柱县志》载 

 

到天柱,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膜拜,那就是柱石擎天。与天柱的渊源,所谓天机玄妙,皆源于此。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午后,稍事休息后去郊外的石柱岩。从江边穿行而过,远山如黛倒映,近处吊脚楼倚江,凭栏处高挂的灯笼,为碧波如镜的江面添了几许生动。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越野车沿郊外碎石铺就的山道盘旋而上。山路颠簸,又多急弯,我战战兢兢地坐在后座上,不一会儿,攥紧的拳里竟也捏出了汗。彭D显然谙熟这样的驾驶技术,若无其事地闲聊,东张西望地探路。而习惯于平原驾驶的我,一惊一乍地大呼小叫——安全第一。每到一个90度猛拐的崖边,我便如做针毡般大汗淋漓。

大约这样颠簸行进了半个小时,前方渐渐开阔,视线中出现深褐色的木楼群,彭D指着树木掩映的一座屋脊背后,若隐若现的山石说,好像便是那里了。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哦,印象中的天柱岩似乎远比这高大些,也不是并肩的双峰嗳。我有些疑惑。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这是一个侗家村落。寨子很小。零星的木楼,掩于葱翠的山林间,看上去有些颓败:山墙歪斜,窗扉微翕,墙垣斑驳。一墙曝晒的柴禾,两处孤孑的石壁,几蓬疯长的杂草。很多屋子显然已久没有人居住,只见蒙污纳垢的院门紧闭,门上的春联大抵脱落,楼阁上挂起了蛛网。而那雕花的窗棂则在寂寞处叙述着昔日的精致,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寨子中间有空地,一堵黄褐色的土坯墙前,一名赤着膀子的男子,席地坐在浓荫下。我们走上前去,刚想问路,却见男子抬起呆滞的目光,冲着我们这些生人“呵呵”地笑,显然,大伙儿都察觉出了目光中带着的异样,不由地一个个加快脚下的步子,迅速逃离。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远远的,听到人声,那是几名少年在寨子里追逐穿行。彭D拉大嗓门,嗳,天柱岩哪里走?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少年扬起手,遥遥地指向山坡。

顺着方向,我们努力向坡上攀去。转过几个弯,到了寨子的背后,只见高大的乔木密密仄仄地生长,传说中的“柱石擎天”正隐于这簇簇拥拥中,宛若待字闺中的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这怎个是好!为你而来,又怎地甘心这般貌合神离地相见?

一鼓作气,不管脚下高低泥泞,在田埂上乱步疾走。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天柱岩也一步一变化地撕开神奇的面纱。只见约莫十多米高的岩柱,从密林中缓缓探出身子,向虔诚的客人展示神韵——一束光线悄然探入,在柱石上腾起七彩的光晕,蔚蓝的天是背景,葱绿的山林是画笔,苔痕的柱石,古老的山寨,丝丝缕缕入画……时光,刹那间停顿。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而相隔十几米外,则有双生柱石依偎相视,恰似缠绵的恋人不离不弃。这样的孑然孤独与亲昵相拥的对峙,又是怎样地一种奇妙和谐?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从天柱岩下来,在寨子里穿行,一所院子里绚烂的花儿,羁绊住匆匆前行的脚步,情愫莫名被牵动。老屋的主人从幽暗的屋子里出来,带着显然的好奇,惊讶于远方的客人是如何找到这里的,一个劲地说不容易。显然,寨子里鲜有人迹所至。青壮年们都出门打工了,剩下空巢的老人和孩子们,寂寞地留守。老人告诉我,寨子要开发旅游了,政府会修路上来。老人这么说的时候,很是期待。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我不知道这样的消息,究竟会给这古老的寨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现代文明的融入,是一把双刃剑,唯希望的是,能留下这古朴的情,留下这醉美的意。

有凤来仪。一场邂逅。说再见,再见又是何时?

 

 

NO3. 一场不醉不归的酒事

从天柱岩下来,停车伫立山坡远眺,天空纯蓝洁净,群山环抱的小城,秀气宁静。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进城,直奔天柱宾馆。门前的街道不宽,只有很少的停车位。从临街的大堂穿进后院,刚一抬头,却一下子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只见,眼前的院子里,突兀地“堆砌”着一座“山寨版”遵义会址。

用“堆砌”,是因为空间的逼仄。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大的院子里,除了这栋楼外,就只剩下狭窄的通道了。

说“山寨版”,是相对于遵义会址而言。一打听,原来这里是功勋彪炳的北伐枭将王天培及其弟王天锡将军的故居。砖木结构的建筑风格、款式和遵义会议会址如出一辙(同一张图纸)。

那日在遵义,远远地瞻仰为迎接建国60周年大庆,正紧张修缮中的遵义会议。与之擦肩的我,遗憾地在烟雨中膜拜。却没想到,这一刻竟让我如此意外地感动。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暮色袭来。幽暗的光影下,黄漆斑驳的小楼,像是一位被遗忘的老者,蜷缩在林立的楼宇中。底层的几间屋子被蚕食,挪作办公用房,挂着天柱作家协会、诗词协会等的门牌;一些旧碑石聊赖地倚靠在浸淫着岁月沧桑的墙体上;二楼拱形的门廊上,依稀可见红色标语“毛泽东思想万岁”……这样的一些尘埃落定的文字,忽然让人有莫名的悲凉。命运赋予这样的孪生子截然不同的结局。只是换个角度,即便是显赫荣耀一时,又如何?终是无法抵御谢幕的凄凉。在人在事,亦多如此。缘,如此莫名。

『暗香盈袖』黔东第一关.天柱琐记(下)

黔贵高原的夜姗姗来迟。又一轮酒事开始。酒,一杯接一杯。单枪匹马闯黔东的我,在浓烈的美酒前,不知身在何处。

罢罢罢,哪能推却,又怎能推却?醉吧、醉吧……就让今宵在夜色浓情中沉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