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城警事』反诈骗.看招拆招(一)

(2009-06-16 22:05:00)
标签:

微膜

经侦

犯罪嫌疑人

拆招

陈东

云南

杂谈

分类: 小城警事

这篇稿完稿半月,继续难产中。仅记。

打算写个反诈骗系列,慢慢写吧,希望有警示作用。

 

“高微膜”是什么玩意儿?

 

可别说,“高微膜”这名词还真能唬人,听上去怪“高科技”的,可就是这样一些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名词,常被犯罪嫌疑人利用来诈骗一些中小型企业的钱财。

2009年5月26日一早,一名企业主心急如焚地赶到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称自己因合同违约,惹上了官司,寻求法律援助。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汤警官听完当事人介绍,马上意识到这是一起“纳米布类”诈骗案。由于经侦民警的及时识破,为这家企业成功避免了近60万元的经济损失。

 

莫名奇妙成为地区“总代理”

今年4月的一天,我市某光学仪器厂经理陈东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里,这名自称是张经理的男子侃侃而谈,称自己在云南办了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一种叫“高微膜”的高科技环保产品,因在网上发现陈东的公司信誉度好,想聘请陈东做该产品的地区总代理商。

对方不知虚实,如此突兀的邀请,陈东自是心有戒备,冷冷地拒绝,“做不了,也不想做。”

电话那端的张经理倒也没勉强,依旧彬彬有礼,“做不做都没关系,我给您寄一份产品资料过来。您不需要投资一分钱,若是签到合同,再来拿货,转个手就能赚大钱。”

过了几天,陈东果真收到一份来自云南的快件,里面是一叠印刷精美的某实业有限公司的简介、市场营销委托书、高科技环保产品“高微膜”样品及产品快讯等资料。陈东也没当回事情,把资料扔在一边。

 

天上砸下巨额订单“馅饼”

5月19日这一天,陈东突然接到一个来自河北的电话,自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三五七工厂的一名处长,姓熊,说企业生产急需要一批“高微膜”,问是否能提供货源,并要求看样品。

陈东忽然想起被自己扔在一旁的资料,想到这货一进一出能赚个近百来元/平方米的差价,不由怦然心动,虽然当时脑海里也闪过一丝疑惑,但想想这两个人天南地北地,隔开这么多路,也不像是串通的样子,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将张某提供的“高微膜”样品寄给了熊某。

5月24日,熊某打电话给陈东,称“高微膜”样品收到,检验合格,要求购买GWM1080“高微膜”2000平米,按货款的30℅预付定金,30日前提货,货到全额付款。

陈某一算,每平方米290元进,370元出,这一转手就能拿十六万,何乐不为?便急冲冲地联系起云南的张经理,问,是否能保证货源。

电话那端的张经理,口口声声地回答,没问题,你签下合同后给我电话发货。

得到肯定答复后,陈东决定与河北这家军供企业的熊处长签定合同。熊处长让陈东将身份证复印件、公司营业执照付本复印件等传真过去,很快起草了一份订购合同传给陈东,陈东看到上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三五七工厂军需物资字样及盖章,不再怀疑,立马签了合同。

5月25日早上8:40分,熊处长打来电话,称222000元订金已交财务,马上电汇到陈东的企业帐户上,不一会儿,汇票传真件过来,显示交行河北省张北支行交易成功。让陈某感动的是,电话那端的熊处长真诚地提醒,为了安全,一定要拨打114查这个银行电话,核实下汇票真伪。

陈东便查了该银行的电话,拨打过去,工作人员告诉他,汇票是真的,26日中午11点前到帐。

陈东见订金到手,赶紧联系云南的张经理,要求立即购货发货,可是,这时的张经理态度却完全判若两人,先是推托说货物紧俏,没有现货。又说,没拿你定金,当然是将货提供给先付钱的买家啦。

碰了一鼻子灰的陈东,便和熊处长商量,是不是可以拖延些日子。熊处长说既然合同订了,就不能违约,自己是现役军人,是要受到处分的,还威胁说,陈东也要被告上军事法庭。

陈东一听急了,怕被告上军事法庭,思想斗争了半天,想想还是认栽,付5℅的违约金吧,可是,电话那端的熊处长却不肯就这么罢休。

 

经侦民警“火眼金睛”识端睨

如坐针毡的陈东一夜无眠,26日一大早,他急冲冲跑来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求救。接警室的汤警官一听,便明白这又是一起“纳米布类”诈骗,便替陈东联系银行进一步核实,发现该汇票果真有“猫腻”。原来跨行交易的票据交换,一般需要1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在陈东核实确认后,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又向银行撤回了交易单。

而就在陈东在经侦大队进行咨询期间,自称云南某实业有限公司的张经理,又打来电话,说如果陈东确实急需货物的话,想办法给他从长沙调配,让他赶紧带60万现金,飞到长沙提货。

经验丰富的汤警官告诉陈东,这是犯罪嫌疑人欲擒故纵的诡计,利用陈东迫切购货的心理,以普通布冒充所谓的高科技产品“高微膜”高价售给他,等他上当后,买家突然蒸发,陈东的60万元,换回的不过是市值几千元的窗纱。

 

“纳米布”诈骗手段解密

犯罪嫌疑人打着“科技”牌,从前几年的“纳米布”、“博尼斯布”、“多功能防化布”到现在的“高微膜”,诈骗手段可谓层出不穷。综合各地案情分析,该类案件实施诈骗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犯罪嫌疑人乙自称某外地企业,主动约甲做地区代理商,并寄送该产品市场营销委托书、样品及产品快讯等资料。

第二步,犯罪嫌疑人假扮购货方主动上门向甲订购。

犯罪嫌疑人常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诈骗:一是犯罪嫌疑人丙(“托”)先主动上门用现金购买少量产品,在购买过程中向甲灌输该产品稀缺、利润空间大等虚假信息;随后,犯罪嫌疑人丁假冒某企业电话订购,称急需产品。面对丰厚利润的诱惑,甲答应签订购销合同,合同中,丁会约定如果甲不能准时供货,将承担较大的赔偿责任。随后丁声称已将预付款打入甲帐户,同时将转帐凭证传真给甲。

另一种方法是省略现金购买的“托”丙,犯罪嫌疑人丁直接通过电话订购,签合同,电汇预付款。

甲为安全起见,会询问银行划款情况。但银行电汇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撤销的,等受害人发现此款根本没到帐时,为时已晚。

另一种更隐蔽的欺诈手段是,犯罪嫌疑人提供给甲的银行及汇票根本都是假的。如,犯罪嫌疑人先在114登记某银行分理处电话(虚假信息),然后伪造该银行汇票,这样即使是查询114,其结果也是假的。

第三步,犯罪嫌疑人乙以货源紧张为名要求现金交易。

签订订货合同后,甲联系乙定货,乙则称货源紧张,可从发往附近省市的货物中调剂若干,但必须现金交易,然后将甲骗到异地交货,骗取甲现金若干。待甲拉回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后,购货方突然消失。而所谓的“高科技”产品不过是些不值钱的低档窗纱而已。

该类案件的主要特点如下:

1、异地作案。该类案件一般涉及三四个省市地区,即虚假公司开设地、受害人居住地、虚假要货单位地、骗款交货地均不同。犯罪分子一般是在远离受害人居住地开设虚假公司(防受害人上门调查真伪)。要货的一般以某单位或部队的名义,骗款地点即交货收款地点又是一个城市。

2、使用虚假的公司及身份,银行名称及地址,通讯使用不记名手机卡。

3、团伙作案。该类案件团伙成员分工明确,组织严明。(1)以高额利润为诱饵寻觅总经销代理商。(2)用“托”向受骗人以诱人的价格和数量寻货。(3)欲擒故纵,使受骗者入瓮。

说到底,这类诈骗的屡屡得手,是利用群众普遍贪图暴富的心理作祟。在此,我们提醒中小企业,对主动送上门的“丰厚利润”,一定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骗,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向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举报。

(注: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小城警事』反诈骗.看招拆招(一) 

 

女警教你防诈骗:最专业的防骗秘笈

坛子里各行各业的坛友都有。一个职业是女警的热心网友特地写了反诈骗系列,教大家如何对付那些骗子(更新中)。

 

新浪坛快报截屏。和谐警民关系的默默努力吧。始终觉得,很多事,做,做好。权感动自己吧。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