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春晚』与公安春晚有个约会
(2009-01-15 23:16:47)
标签:
春晚奥运安保汶川情感 |
分类: 小城警事 |
2、与公安春晚有个约会
吃过晚饭,方老师赶来住地,领着我们一行人去晚会现场。
当身穿警服的我,与配挂着密密麻麻功勋章的英模们擦肩时,我惭愧于自己的渺小,是如此地微不足道。而能与这些流血牺牲的共和国功臣们同场观看演出,对于我这样的无名小卒又是如何一种鼓励与鞭策!
随着激昂的进行曲,舞台前侧的包厢里,陆陆续续走进部委领导,我看到了周、孟两代部长的熟悉面容,同时,我也看到了单局匆忙步入会场的身影。那一刻,我甚至有念起,想和她打个招呼,但马上按捺住,我知道在这样的场合下,这是绝对不该有的冲动。
八点,晚会开始。主持人是央视的朱军、董卿,还有两位公安战线自己的主持人,相形之下,在明星主持人耀眼光芒下,我们的公安主持人风格乏善可陈,只是偶尔地穿插节目间,没能显现出公安警员独特的人格魅力。整台晚会一个半小时左右,节目编排较紧凑,参演的明星阵容也庞大,宋祖英、孙悦、张也、汤灿、黄晓明、祖海……节目过程中,汶川地震英模代表蒋敏、蒋晓娟等上台,李跃进发言,敬礼娃娃郎铮与小朋友们一起演唱歌曲。
小品,是传递感情的载体。晚会有三个小品,笑星郭冬临表演的警姐夫故事不免落入俗套,但倚仗明星光环,还是为现场带来阵阵欢笑。另两个是奥运安保、汶川抗震题材,均由一线民警本色表演,语言质朴真挚,细节也贴近真实,一度调动起现场观众的情绪。比如,奥运安保结束后,基层领导模拟记者采访一线民警,问,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站在公安宣传的角度,必定是无怨无悔,为公安事业鞠躬尽瘁一类的大话,而执勤民警只说了句,“我想睡觉。”寥寥几字,却是警察这个职业群体牺牲与坚守的真实状态写照。奥运安保的那些日日夜夜里,全国190万民警,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超强负荷地运作,身心极度疲惫,不是身为其中一员,根本无法理解,也不可能如此贴切地表达出这种情绪的。当演员表演到动情处,“其实,国际奥委会漏颁发了一块奖牌,那就是奥运安保的奖牌!”场上响起经久的掌声,我看到前排就座的孟建柱部长脸上洋溢起灿烂的笑容,我飞快地按下手中的摄录键,于是,在我的DV机里珍藏下这一段精彩难忘的瞬间。
另一则汶川题材的小品,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抗震前线的真实故事。孩子就要降临这个世界了,孩子的爸爸,作为一名援川警察,此刻正坚守在灾区一线。一根电话线维系着千里之外的母子平安,终于,传来捷报,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意示着众志成城、不可摧毁的民族脊梁,也意示着警民携手共建家园的必胜信心。
但这两个小品,同样也存在一些文艺作品普遍有的毛病,那就是表达的方式过于直白。艺术能引起人们严肃的思考,也能引起欢乐的笑声;能使同情的眼泪和会心的微笑交错出现在人们的脸上;能使深沉的叹息和激荡的情怀交错叩动观众的心扉。也就是说,戏剧冲突要贯穿始终,这是艺术的生命所在。这两部主旋律小品,显然缺少些冲突。演员上场第一时刻,直奔主题,让观众一下看到了故事结尾,而少些想象回味的空间。
晚会有个传统保留节目是全国100对民警夫妇的集体婚礼。一队队新人手牵着手出现在舞台,洁白的婚纱、藏蓝色的警服,舞台上空纷纷扬扬地飘舞火红的枫叶,背景大屏幕电视墙上,定格住新人微笑的瞬间。庄严、圣洁,祝福、期待。而让我此刻心情尤显激动的是,今年晚会增设的六对“金婚银婚”民警夫妇祝福新人的创意,部分源于我在部宣传局研讨区的一次建议——“刚才看到宣传局网页上在征集2009公安春晚参加集体婚礼的新婚夫妇。忽然有个设想,老三篇能不能旧瓶换新装?比如征集几位金婚,钻石婚的警察夫妇(当然形象要佳),银发鹤颜,相濡以沫,坚贞与相守(警察离婚率可不低啊),祝福与期待,说说他们的故事,不是也挺有意思么?”(发表时间:2008-8-29 13:12:42)得到了宣传局领导的关注,“我们会将你的意见告诉领导的,呵呵,希望你多提好点子!谢谢。”(文化处)
只是一个基层小民警的荐言,却得到了部领导的重视并吸纳在晚会节目中,如果没有网络,这恐怕是我一辈子都不敢奢盼的事情。而回想这一年多来,在部宣传局研讨区,从开始的求助到后来的参与话题讨论,期间得到过多少帮助与关注!最初是我的文集配图遇到困难,单局了解情况后特意让文化处的同志帮助寻找图片;后来积极参与新闻指导处的网络涉警舆情讨论,得到了新闻指导处老师们的肯定;参与公安文化建设讨论,得到文化处同志的重视;一次次参与话题交流研讨……可以说,宣传局研讨区是我作为一名从事公安宣传的新人,汲取知识和一步步成长的地方。
我曾经在公安文联网站的一次“你最喜欢的内网论坛”的网络调查中,干脆地回答,“俺内网论坛基本不去,唯一去的是宣传局讨论版,喜欢那里的气氛。”是呀,没有哪个内网论坛是我每天开机必去的地方。有什么理由不爱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