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迟来的玫瑰(文/刀片上的蚂蚁)外一篇
(2008-12-29 12:29:19)
标签:
铿锵玫瑰蝶衣警察樱树扶桑杂谈 |
分类: 铿锵玫瑰 |
读蝶衣君《铿锵玫瑰》:迟来的玫瑰
(文/刀片上的蚂蚁)
这个读后感,我写了很多遍,但自己都不满意。刚在网上搜看下其他人是怎么写的,搜到火火的读后感,看到下面梅子姐姐和樱树姐姐当然也飞不掉鸽子姐姐了,一个个都没写,嘿嘿,假如这一个个都是我妹妹,我全部教训一通,这么不懂礼貌的,但可惜的是都不是我妹妹,这令我很失望。还有猫哥竟然听说要写读后感,被吓跑了。哈哈,笑死我了。现在,我也不怕丢人啦,反正我写了,比众位姐姐们强多啦。以后蝶姐要对我好些哈,一定要好过她们几个。一个个的又懒又不懂事。拍砖拍砖。
开始说正点的了。
蝶姐这书送到我手上可真是历经磨难,第一次被打回去了,后来我在小纸条里见到,我发给姐姐的地址有误,我当场扇了自己两耳光,不过当然是没怎么用力的,我不会那么傻的,我怕姐姐们心疼滴,嘿嘿。后来由于我很长时间没机会上网,在这个工厂忙死了,一直到九月份才弄了台二手电脑(反正电脑跟女人一样,管他一手二手的,有总比没有强),于是有时间上网了,于是再联系到蝶姐,这个时候,我都不好意思再要书了,我怕姐姐骂我。自从我听说蝶姐是警察,我就有些怕怕。好在蝶姐对我实在是那个好啊,再邮寄一次,这次终于到我手上了。我花了一天加半夜把书看完,(当时因为我手受伤,没上班,所以有时间),看书时忘了吃饭,这点不是骗人的,是真的,以前对警察不了解,我见到警察就怕,蝶姐的书中,我发现警察其实是很可爱的很值得敬佩的人,这是忘了吃饭的原因之一,之二当然是蝶姐的书,我自然得认真读完了,一点都不敢怠慢,(期待蝶姐的表扬)其他作家的书,我怎么着也不会这么废寝忘食。不过,我也只读了前面一部分《夜灯》,后面的有的在博客中看过,所以看得没有那么仔细。
几经周折,书才到我手中,所以我说,这是迟来的玫瑰。
《夜灯》里的短篇我印象最深的是《飞翔的心》《一棵松》《夜灯》《铿锵玫瑰》《刀尖上的舞者》等等
《飞翔的心》写的是一个叫广宇的警察,是警察大队的电脑管理员,干的是IT行业。我见过忙碌的人,没见过他那么忙的。如果换做别人,那个行业又吃香,早就甩手不干了,据说猫哥是干IT行业的,你扪心自问一下,你愿意干吗?如果愿意,小心赚不到钱,老婆打你屁股,如果不愿意,只能说猫哥觉悟低,拍你两砖。
《一棵松》这个题目取得很好。故事也很好。写一个监狱医生在深夜自己掏钱搭上一辆顺路车,赶回监狱为犯人治病。让我佩服的是,为了赶时间自己掏五十块钱,而救的人又是一个犯人。警察没有把犯人不当人,这个警察医生很不错。现在一些医生对待病人还不如警察医生对待犯人,这个警察医生我真的很佩服。
《夜灯》写一个警察母亲深夜开着灯等警察儿子回家,这篇让我最感动。警察儿子是刑警,办案危险性大,警察母亲自然在家就更担心了。像我,我在外面不办什么案,我老妈就天天在家担心我。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铿锵玫瑰》写女子监狱女管教对女犯人的管教,举了两个例子,女管教对症下药,最终药到病除,女犯人们心服口服。其实我这里说得很简单,里面的对话和心理描写都很精彩。你要是不信,你去看书。
……
蝶姐这本书最重要的是,让人们能更加深刻而全面地了解警察,现在国人,包括我,对警察都有一种误会,都有一种畏惧感,其实警察是可敬的,当然也是可亲的,像蝶姐,还有劳美,也是警察,像蝶姐书中的那些警察们。前两个月哈尔滨六警察事件,刚开始网民们一边倒地批评警察,很多人甚至跟贴骂警察,这其实就是人们对警察的一种偏见,人们对警察太不了解了。
假如蝶姐的书被更多的人更早看到,或许就对警察多一份理解,所以我说这本书来得太迟了,蝶姐早该写这本书了,因此,本文名字就叫迟来的玫瑰。
汗,第一回写书评,写得不好,小坊的姐姐妹妹们不许笑我。谁笑,我跟谁没完。表扬我表扬我吧。
向论坛里的“留守者”致敬
(文/刀片上的蚂蚁)
这个标题是我很久以前就想写的,只是写了一遍又一遍都不能让自己满意,就像写蝶衣姐《铿锵玫瑰》的书评一样。我写文字时一直想藏匿自己的真实情感,当如今开始写真实情感时,又感到力不从心。2008年马上就过去了,我不能把这事推到09年,所以现在硬着头皮把书评和这篇给写出来。
网络一直算是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04年就开始,混迹于新浪原创论坛和伊人文学坊,在那里结识了很多朋友,特别是后者。可是由于我居无定所,上网时间有限来论坛一直断断续续,有时三两个月没时间上网,有时一年半载地不上网,所以在众多朋友眼中,我经常失踪。
我曾经说总有一天,我会回我的故乡,是的,我对故乡是有很深的感情的,那是我的根;同样,论坛也有我的故乡,那就是伊人文学坊,我迟早也是会回小坊的,那是我的精神故乡。
每次回小坊我总是记起蝶衣姐(蝶衣君)和梅子姐(环佩空归)曾经想离开小坊的事情,我明白她们对小坊有多爱也有多痛。新浪对纯文学支持力度太小,让一些文学爱好者纷纷离去,每一个ID的离开我想都会对那些对论坛有感情的版主造成一种伤害。很多人都说论坛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再恰当不过了。2004年前后,原创和伊人文学坊是何等的繁荣,那时有多少牛逼的写手,估计在杂谈没有多少人知道。现在一个个离去了,幸好那些版主大多都在。他们就像当今农村的留守者一样,等待游子们归来迎接到访的新人,但几乎已没有多少很有才华的纯文学作者愿意来新浪文学论坛。
我仍然怀念以前在论坛的点点滴滴,蝶衣姐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有鼓励也有鞭策,她说,我像六指(扶桑六指,现在的王富中),只是我比王富中差得太远了,他现在经常在一些大型文学杂志上发表小说,而我过去三四年了,还是一只菜鸟。我记得跟梅子姐乱开玩笑,因为那时候刚看《血色浪漫》,钟跃民调戏周晓白时喊周晓白表妹,于是我也叫梅子姐表妹,后来不知道怎么七聊八聊的,因为我确实比她小那么一点点,所以我喊她姐姐了。这让我耿耿于怀,要是我再大一点多好,在论坛至今没找到我的表妹,郁闷。伊人独酌是前任版主,偶尔还来论坛发两贴,八重樱树下挂在了墙上,经常看到她打理论坛,鸽子姐姐(鸽子1860)偶尔冒两个泡,她们这几个人绝对是新浪社区顶级才女。至今偶尔联系的还有幽兰姐,左岸,拼命三郎,木风,陌路云朵,可惜他们都离开了,不知道还回来不。冷调蓝猫和渔夫偶尔还在小坊亮相,他们的小说和散文都很大气值得我学习,偶尔去猫哥的博客,却发现现在已经不写小说了,写的都是诗词,我瞎解释一通,然后就闪,现在去得少了,因为我对诗词不怎么理解。扶桑六指早就离开,后来酒童大哥来了,现在也离开了。还有很多很多流水的兵。
还有一部分人,虽然离开了,但情还在。偶尔潜水来看看,比如我。记得蝶姐和梅子姐要离开的时候,很多潜水的都冒出来挽留。可是两位姐姐都留下来了,那些朋友们又走了。我知道,他们还在默默关注着小坊,只是看着冷清没再露面而已。希望几位版主姐姐明白,我们都未曾离开。你们不是几个人在留守,我们的心都还在小坊。有时候我想,假如你们真的一狠心,离开了,那么,当我们再回去的时候,是怎么样一种失落感呢?
新浪社区如此众多的论坛,有多少留守者呢?我知道原创的劳美,莫纤,江南冰雨,小坊的蝶衣君,环佩空归,八重樱树下,相信其他论坛还有很多很多。过年了,向你们这些留守者们问候并致敬。
假如时间充足,我会回来,陪姐姐们一起留守,直到天也荒了地也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