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彩衣芸香风车暗道堂吉诃德 |
分类: 红袖添香 |
当堂吉诃德遭遇风车
——读范小青中篇小说《暗道机关》
文/蝶衣君
《上海文学》第三期范小青中篇小说《暗道机关》文字很有特色,尤其作者对细节,人物的心态,动作等的把握极其到位,让人不得不佩服大家驾驭文字的气度。小说情节丝丝入扣,引导读者进入精心设计好的迷宫。
故事中,怀彩衣出手大方,举止异常,令刘科长好奇心日益加剧,他通过一系列途径打探隐于怀厚堂里的秘密,翻阅地方志,屡次三番上“过云楼”茶楼寻找蛛丝马迹,解密事实真相,随着神秘茶客们的真实身份一一揭秘,“暗道机关”的秘密日益明朗化,就剩最后一张纸捅破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作者笔锋一转,异常冷静地告诉读者,所谓精心铺陈的暗道机关,只是刘科长一厢情愿臆想出来的秘密,是堂吉诃德的风车式敌人。这就好比是两军对峙,锣鼓紧密,一方将领策马扬鞭上了战场,却发现对手是虚无,这该是如何一等的懊恼?
小说中怀彩衣的真实身份貌似可以从刘科长老婆那句“你疯了么,老太婆你都要勾搭。”推断,她是打了肉毒杆菌,重焕青春光彩的怀满玉,她投入不菲的资产要回怀厚堂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不动声色地送回情敌“潘芸香”或“汪芝兰”那副“钱梦俨”的画,那幅当年被自己带走却不该只属于自己的画。
故事里,当年的怀满玉、潘芸香、汪芝兰与风流倜傥钱梦俨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无论是从作者费劲笔墨来描写的手法来看,还是从常规出牌套路上来说,应该是一首藏头、藏尾诗,或隐着更深的谜底,关于这一点,当年的“钱梦俨”是这样对三位姑娘说的,“诗里有一个谜,你们谁猜出来,就知道我是送给谁的”。只是,恕我眼拙,我没能看出诗里的端睨。而同样让人不可理解的是,怀满玉当年也没猜出谜,却带着画远走高飞。一直到数十年后,化身怀彩衣重返故里,不惜一切代价在怀厚堂旧址上开出“过云楼”茶馆。而这招牌,本是当年潘家茶馆名,此时,“过云楼”这三个字,分明是情敌们重聚的暗号。
一切如怀彩衣所愿,汪芝兰和潘芸香的后人一一在茶馆出现。
只是此时,老妇汪芝兰对画显然已不感兴趣了。因为她知道自己不久就要去和“钱梦俨”在另一个世界见面了,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重要的呢。
“潘芸香”的后人,书画商“潘绍光”,则不动声色地将“钱梦俨”真迹,换上了赝品。而这显然正中怀彩衣精心设计的套。
这里有一个人物需要提一下,即“潘芸香”的弟弟,弈棋老人甲,似乎仅仅是为了揭秘汪芝兰的身份而作的铺垫,前面费尽心机地描述,到了关键时刻,一下变得无足轻重。
而同样到了关键时刻,变得莫名其妙的是文中的主人公刘科长,作为小说主线,寻觅暗道机关的灵魂人物,到了真相大白时,却发现与故事根本就搭不上边。他为了寻找假想的敌人,堂吉诃德眼里的风车——暗道机关,最终将自己弄成神智错乱,而被老婆被送进精神病院的证据是,口袋里那张写满“暗道机关”的纸。
这样的结局安排似乎让人感觉缺少些说服力,也许是小说的作者最终无法画圆这条虚构的线,只能安排刘科长出局。
但也许作者想借文本说的是,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隐秘,那就是暗道机关。
不过,这样的解释,多少有些无赖。
后记:拿到第三期《上海文学》,直奔《暗道机关》。请原谅我这样做的动机并不纯净,只因范是我们省作协副主席,刚上任的党组副书记。更惭愧的是,貌似第一次读她的作品,或许以前读过,却没记住。而这一次,却是记忆深刻。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