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铿锵玫瑰 |
玫瑰有声
--读卢嫈《铿锵玫瑰》
宜兴是个小地方,小山小水的;宜兴又是个人文荟萃之地,来过、住过的人都会由衷地喜欢。这里是卢嫈的第二故乡,而她却把最深最浓的情给了宜兴,因为《铿锵玫瑰》。
在此之前,在宜兴,还没有系统描写警察的作品,推而及无锡、省内也不多。或者这样说,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并不少,但像卢嫈这样以散文笔触,反映普通警察平凡生活、工作的点滴,富有感染力,读来令人烈烈翻涌的,不多。我想,是因为卢嫈首先是个警察。“夜灯”23篇,说人叙事,没有什么大人物,也没讲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一个手势,一道眼神,一句问答而已,就连凶杀案的侦破也显得平实无奇。多的,是片警的琐碎、交警的单调、刑警的无奈……和普通人一样,只是略微疲惫、略微忙碌。如果你也是一个警察,会不时泛起熟悉的感觉;如果你是一位有心关注的市民,会觉得天天擦肩而过的那些制服身影,都可能就是书中某位主人公。然而,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正是卢嫈笔下的这些平凡的警察故事,维系了小城的安宁。
然而,最真实的卢嫈,还是“听雨”26篇。女人的视角,女人的感触,娓娓道来,是女人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畅想。了解卢嫈的人都知道,直言率真是她鲜明的个性,因此才有嫉恶如仇、才会情系战友。但爱武装的卢嫈,更爱红妆:雷峰塔下怀“绝恋”,西塘石街梦“枕河”,姑苏城外叹“相忘”。
因为同在一幢楼为同事,经常见卢嫈抱着一迭书匆匆而行,或是为其所负责的“警营文化”栏目忙个不停。印象中她总是忙碌地编稿、约稿、审稿……更是个好学的人。“心语”8篇读书笔记,就是她潜心修学的写照。她,不知疲倦地学习着、感悟着,积聚着玫瑰绽放时的芬芳。
2008年初,玫瑰开有声。在宜兴市公安局、市文联共同关心下,《铿锵玫瑰》新书首发,卢嫈实现了美的升华,这也是宜兴公安文化的一件盛事。“好钢可作绕指柔,玫瑰亦发铿锵声”,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