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闲池花落 | 
趵突泉边探斯人
——泉城印象
文/蝶衣君
   
步入趵突泉公园,迎面听得湍湍水流,铮铮淙淙。寻声觅去,但见小溪边,水潭壁,石缝间,到处是翻滚、跳跃、奔跑着的泉水。如珍珠般晶莹剔透,不紧不慢地间或翻腾出一两粒水珠;如游丝般缥缈若无,袅娜着身子,游弋于清澈见底的潭水;如柳絮翻飞,纷扬飞舞;如古筝铮淙,曼妙演奏着韵味悠深的诗篇;如飞流直下的瀑布,在潭壁坚硬的岩石缝间以最生动的姿势,澎湃而出。
   
漫步其间,恍若游弋于诗情画意般山水间,青翠柳丝轻拂笑颜,万斛珠玑竞相翻腾。形态迥异的泉水为自然景致增添了无穷生趣。好一番“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门外垂杨树。”的景象。
   
于曲折回廊间穿行,有易安居士故居可探幽访寻。相传,清照曾于此掬水梳妆,填词吟诗,《漱玉词》即因漱玉泉而得名。而我,惦念着年少时分为赋新词强作愁,是一定要去膜拜一番词人当年临水照花处。怎奈,“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呢喃低语似乎就在耳边,寂寞空闺的斯人却随着“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叹息声声已然云端,唯余万般惆怅百转千回于漫漫红尘……
   
少年轻狂时,极喜爱诗词。闲来无事,便温习临摹。而今十年一觉恍若梦。昔日的诗情画意黯然于了无情趣的俗事,原本澄明的心境亦再无处寻觅踪影。岁月是一把利剑。直可以磨平一切沟壑。而今,再看易安的词,不再是风花雪月的缠绵,更多的是对历史、文化的探索与思考。于是揣摩着在当时的年代与社会背景之下,她经历人生惨痛:丧夫,失国,流离失所,却始终敢于直面社会人生,该是何等博大的胸襟?
   
易安的词始终有高屋建瓴般的学识与自信,尤其后期作品,一改少女时期离愁、别绪、相思之苦,突破个人狭隘,更多表现出对于国家命运强烈的忧患意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文字大气凛然,倜傥有丈夫气概。杨慎在《词品》中评之:“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之列,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更是赞道“盖不徒俯视中国,直欲压倒须眉。”而相形之下,总在营造自我,沉迷于小资情调,安逸于风花雪月的我是不是该好好反省思考今后为文的方向?即便是散漫心绪,也该有个高低雅俗之分。
   
正在我于现实与历史间逡巡徘徊之际,忽闻有水声震耳发聩,寻声探去,眼前豁然开朗。三组泉眼势均力敌自一泓碧波中奋力喷涌而出,“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珠雾袅袅,如烟似霭,间以亭台楼榭错落相衬,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合。而乾隆御笔亲题“天下第一泉”则岿然屹立于水云间。
   
相传,趵突泉即为古泺水之源,宋代始正其名为“趵突泉”。赵孟頫诗拟“平地涌出白玉壶”。轰然若雷的水声中,硕大的泉柱自碧波中央喷涌而出。池水如碧,清澈见底。那些紧依在池边游动,色彩绚烂的观赏鱼类似乎早已安然若素于巨大水声,流畅自如地穿梭于碧波暗流间。泉柱翻腾,激起水珠漫天飞舞,宛若天女散花般飞扬,星星点点溅于脸上,手背上,在这骄阳似火的夏日,分外觉得丝丝清凉沁人心脾。
   
从趵突泉公园后门雇上一叶小舟,划向溪流深处的五龙潭公园,这里便是名闻暇尔的自然景观清泉石上流的出处。于松软小径上行未多久,便听得银铃笑语飞入耳扉,顺鼎沸声而去,但见人影晃动,清洌泉水自石板岩缝沽沽而出,大有要浸漫起整个天地的态势……赤足走在冰凉透彻的水中放肆奔跑,亦或用脚丫拍击水面惊起飞花四溅,左右躲闪时相看友人笑靥如花,而心绪便仿佛又回到纯真的孩提时代。
   
随着年岁的增长,日渐疲惫于人与人间伪善的游戏。用虚假的谎言粉饰,带着面具,掩饰心绪,小心仄伏于阴霾的角落,籍文字逃避现实,几乎便要忘却自我……只是躲藏于文字厚重盔甲下,本是自欺欺人。世上根本没有世外桃源,那只是失意者寻求心灵慰籍的托词。而我期盼着的理想生活方式,便是于行走中注入对社会人文的思考与探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而后知天下……                           
周末到家,上来发个文,顺问好诸位。明天继续出门培训,断网。
前一篇:『文友绘蝶』给蝶衣君女士的一封信
										后一篇:『闲池花落』千佛茶轩听雨声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