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脚下,让挚爱文学的灵魂轻盈放飞
——江苏省作协第十七期青年作家读书班印象记.报到篇
溪水映绿了岸边的枝柳,桃红婀娜着妩媚的身姿,春之讯息在不知不觉中弥漫到山色,渗透到湖岸,葱翠到草色,星星点点不知名的野花随处探身可见,花团锦簇间竞相妖娆。猛然间惊醒,原来春姑娘早已披着那层透明的新绿悄悄融入身旁。
在这样一个山花烂漫,莺声燕语的季节,有幸作为省作协一年一度举办的第十七期青年作家读书班学员,来到钟灵毓秀的六朝古都钟山脚下,繁花似锦的南京植物园,与来自全省各地其他二十名年轻作家共同生活十余天,悉心倾听文学大家及知名学者授课,探讨并交流关于文学创作中的经验与边缘学科的困惑。这样的创作交流经历,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将为未来写作旅程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烙印。回顾前些期读书班,走出不少江苏文学新星……而这些,都是省作协孜孜不断,默默耕耘,无私培育新人结出的累累硕果。
报到是3月26日,虽然在出行前,已在网上搜索及详细询问南京友人,知悉植物园的地理位置,但还是因路况不熟悉,和驱车陪同而来的先生在钟山风景区内胡乱折腾了一通。终于在不断的问探中找到那条沿着中山门外古老城墙壁逶迤而入植物园景区的路。因是适逢周末,天色又格外俊朗,还未完全进入梅花山景区,路边便停满了结伴出城踏青的私家车族。那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及绿树丛荫下,到处是悠闲自得的游人或躺或坐或随意漫步,尽情感受春天,以期放飞心境逃避都市纷繁诸事的纷绕。

终于进入植物园景区,沿着蜿蜒而上的山道一路前行,但见园内游人如织。绯红如云霞,斑斓如画卷的奇花异葩为绚丽春色点缀起不少亮丽的色彩。而那薄如羽翼,花季短暂得让人无限怜爱的樱树飘然落英下,一对对新人正在摄影师捕捉光影流动的瞬间尽情演绎着青春的色彩及爱情浪漫的宣言。
经过一段颇为漫长的石径,终于在绿树掩盖的丛林尽头露出一两栋红墙黛瓦砖石小楼,而我此行的目的地便是在此。省作协联络处的三位老师已早早等候着我们的到来,报道登记后,被递上厚厚一叠书。感动于省作协为读书班学员们所付出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免费的食宿安排,强大的授课师资。而这一切对姑且只能算是文学青年且刚刚加入作协组织的我来说该是如何一种感动?
唯一的遗憾是,食宿条件相对简陋,据说是八十年代初为一些省级领导度假而设计的住宿条件早已远远落后于迅疾发展的经济文化生活。十七寸彩电因不通有线形同虚设。而我最关心,最期望能提供的宽带网络支持也终于发现成为泡影,也就是说揣着手提满怀希望而来的我,将被暂时与世隔绝于这个信息瞬息变换的信息世界之外。不能通过网络的形式与外界沟通与交流的真空世界对于网人的我来说该是如何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
住所没有电话,我忽然觉得自己几乎被被隔绝到一个荒芜人烟的深山老林之中,要是没有移动电话在手边支配,已与原始野人无异。而这样的生活在如今的信息社会是如何之不能想象。不过,终于能暂时忘却网络的致命诱惑,能够静下心来,利用名倾听家授课的剩余时间读一些作品,写一些几乎要被淡漠的文字,无论如何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发个短信告诉朋友们终于被抛弃于网络之外,暂时忘却论坛纷繁事物,安然潜心于文字亲密接触中。打个电话让南京的友人连夜送上张南京电话卡减轻手机长途话费的昂贵开支及生活必须的水果上山解决目前迫切。于是心底便觉得不再是孤独,与外界又紧密联系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