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暗香盈袖 |
旧历的新年似乎更像新年,空气中处处迷漫着淡淡的硫磺味道,和着零星的鞭炮声,若有若无,似乎在昭示着新年的一天天的临近。
岁末这么一个阴霭的下午,坐在暖暖的办公室里,泯上一口香茗,任思绪的长河恣意流淌,历历往事一一浮上脑海。
在童年的记忆里,过年总是和新衣服及好吃好玩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生于七零年代的我,像许多这个时期出生的孩子一样,过着并不充裕的童年。那是个计划经济的年代,物质出奇贫乏,买什么都要凭票。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没有什么不是定额的。而且许多东西却是有钱也买不回来。记得那时候,一辆凤凰自行车,一架蝴蝶缝纫机,父母都要托熟人,找关系,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可能买到。幸好那时民风淳朴,还没有行送礼的恶俗,倘若换了此时年头,真的是很难以想象。
与同龄人相比,那时家境还算比较宽裕,能吃上所谓的皇粮,便该算是比较让人羡慕的对象了。只是平常也是难得能拥有一件漂亮光鲜的衣服和收到一两件令人向往已久的玩具。而在那个年代,倘能拥有几个玩具抑或拥有几本连环画,便是一桩极让人自豪的事了。记得那时候,我有幸藏了一纸盒的小人书,并伴着度过了一个个充满童年幻想的夜晚。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家又几次搬迁,那些曾陪伴度过童年的书早已无处寻觅踪迹。现在想来却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在那时的记忆里,过年成了最大的期盼与希翼。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从头到脚换上一身崭新的衣服,跟着大人去串门,去走亲访友。最令人激动的是离开时还能在口袋里揣上一个个令人兴奋的红包。可以盘算着去买哪几本让自己期盼许久的书籍。年少不黯事的我却没有发现父母为同样付出的更价值不菲的包包而锁紧的眉头。
在那懵懵懂懂的年龄,每每刚过完一个年,便开始踱计起下个年还剩多久。常常是扳着手指等待,翘首期盼下一个新年的一天天临近。盼望着过年, 盼望着长大,盼望着一年又一年……
而今对过年的感觉,却是恍若两人。只是过完年就觉得自己又老道了一岁,已全然没有童年时过年的喜悦与激情。过年似乎成了一桩例行公事。只有当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看着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笑脸,跟随着大包小包狂购衣物的人潮,我才终于想起要过年了。
在我现在的印象中,过年似乎成了一桩不得不完成的差使,好似鸡肋。过新年的几天里,好不容易扔开忙了一年的工作与事务,却又要忙于亲友间的一顿顿饭局。在当今这个年代,吃饭似乎成了体现感情的唯一纽带。各自忙伙了一年,平日里奔波于生计,少了许多走动。过年了,便要想着法儿来个团聚。热热闹闹地吃饭喝酒,本是件好事,但每每的结果就是:临到过年,看到饭局就害怕,倒不如躲在家里弄点咸菜泡饭来得爽心。
想想现在早已变得了无生趣的过年,常常问自己,究竟是不是物质生活条件变好了的缘故,人反而少了许多憧憬与愿望?说实在的,过年,除了能多拿些奖金外还真的没什么让自己兴奋的理由了。也许这就是人终究是比较现实的缘故吧!
岁末这么一个阴霭的下午,坐在暖暖的办公室里,泯上一口香茗,任思绪的长河恣意流淌,历历往事一一浮上脑海。
在童年的记忆里,过年总是和新衣服及好吃好玩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生于七零年代的我,像许多这个时期出生的孩子一样,过着并不充裕的童年。那是个计划经济的年代,物质出奇贫乏,买什么都要凭票。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没有什么不是定额的。而且许多东西却是有钱也买不回来。记得那时候,一辆凤凰自行车,一架蝴蝶缝纫机,父母都要托熟人,找关系,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可能买到。幸好那时民风淳朴,还没有行送礼的恶俗,倘若换了此时年头,真的是很难以想象。
与同龄人相比,那时家境还算比较宽裕,能吃上所谓的皇粮,便该算是比较让人羡慕的对象了。只是平常也是难得能拥有一件漂亮光鲜的衣服和收到一两件令人向往已久的玩具。而在那个年代,倘能拥有几个玩具抑或拥有几本连环画,便是一桩极让人自豪的事了。记得那时候,我有幸藏了一纸盒的小人书,并伴着度过了一个个充满童年幻想的夜晚。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家又几次搬迁,那些曾陪伴度过童年的书早已无处寻觅踪迹。现在想来却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在那时的记忆里,过年成了最大的期盼与希翼。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从头到脚换上一身崭新的衣服,跟着大人去串门,去走亲访友。最令人激动的是离开时还能在口袋里揣上一个个令人兴奋的红包。可以盘算着去买哪几本让自己期盼许久的书籍。年少不黯事的我却没有发现父母为同样付出的更价值不菲的包包而锁紧的眉头。
在那懵懵懂懂的年龄,每每刚过完一个年,便开始踱计起下个年还剩多久。常常是扳着手指等待,翘首期盼下一个新年的一天天临近。盼望着过年, 盼望着长大,盼望着一年又一年……
而今对过年的感觉,却是恍若两人。只是过完年就觉得自己又老道了一岁,已全然没有童年时过年的喜悦与激情。过年似乎成了一桩例行公事。只有当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看着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笑脸,跟随着大包小包狂购衣物的人潮,我才终于想起要过年了。
在我现在的印象中,过年似乎成了一桩不得不完成的差使,好似鸡肋。过新年的几天里,好不容易扔开忙了一年的工作与事务,却又要忙于亲友间的一顿顿饭局。在当今这个年代,吃饭似乎成了体现感情的唯一纽带。各自忙伙了一年,平日里奔波于生计,少了许多走动。过年了,便要想着法儿来个团聚。热热闹闹地吃饭喝酒,本是件好事,但每每的结果就是:临到过年,看到饭局就害怕,倒不如躲在家里弄点咸菜泡饭来得爽心。
想想现在早已变得了无生趣的过年,常常问自己,究竟是不是物质生活条件变好了的缘故,人反而少了许多憧憬与愿望?说实在的,过年,除了能多拿些奖金外还真的没什么让自己兴奋的理由了。也许这就是人终究是比较现实的缘故吧!
贴篇两年前旧文,应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