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煮酒论诗』与树下让曼100《几点诗歌主张》的商榷

(2005-11-25 22:41:15)
分类: 笔墨江湖

与树下让曼100《几点诗歌主张》的商榷
让曼100原文:
    一是关于词句创新与语言的张力。汉语的丰韵是世界其他文字难有可比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入往往能辐射出多重意味。所以我认为只要符合或者能够满足其中某一个方面,在使阅读充分的调动之后可以接受的基础上,应适当进行创新。比如一个模特在T形台上,我就会用“胯张的姿味”来落笔,因为“胯”与“夸”谐音,而“胯”显然更为形象,正如“僧敲月下门”的推敲经典,我觉得现代诗也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注意锤炼。


    二是关于内在逻辑与语言的跌宕。诗歌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无认奔放还是含蓄,张扬还是节制,都是为了表达情感的,而不一定要按照小说散文的文字过渡要求或普通的逻辑去渐进,首先因为人的秉质不一样,有的人作个决断要很久,而有的就是一念之间。既然生活就是如此多样化,诗歌能否?文似看山不喜平,我是主张实事求是的,我读诗首先就是读他的情感,这才是诗歌的内在逻辑。比如我读《大风歌》就被作者那种英雄豪杰的气势所感染。


    三是关于意象运用与语言的氛围。意象运用能力当然代表一个人的诗艺水平,能在纷繁复杂的意象山脉中杀出奔涌的黄河长江来当然诗性非凡,可这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啊,纯净而丰富的太湖水不照样游人如织。纵观古今,意象不在多,但整体语言所营造的情感或意象氛围要有山有水,如果干枯到山上不长青草的话那说明透过你的文字甚至看不到地下水,当然构架得好能天造地设出熔岩、地下河那就更美了,使人有更多的想象或憧憬空间。


    几点拙见,给大家抛个引子,也好热闹热闹,并从中受益。我的一个导师说,要工作着并快乐着。

我的商榷:
    我赞成你的“词句创新与语言的张力”但是我同样否定超乎常人想象的“词句创新”,若是创新文字没有人能理解和接受,我想,这首先证明这创新文字是失败的。比如这“胯张的姿味”,并没有让人有丝毫美感和新奇。在我认为创造词汇应该建立在美感的基础上并能让人很显而易见地认同。


    这让我不由联想到现在许多网络词汇,生造,晦涩甚至恶俗。我想,作为正式发表的文章应该尽量避免篡改词语。规范使用语言。
    对于文字的感悟能力因人而异,在你认为天籁之音,在他人听来也许只是恶俗,所以我一向主张百花齐放。支持各种观点争鸣。勿以一己之感强加于人。


    “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个贾宝玉。”每个人的思想和经历都不同,为人处世,生活方式,因人迥异。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不同的思考结果。


    那些被流传下来的作品,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得到了最大多数人的认可,而这便是一部传世佳作应该具备的首要条件。


    文字的意象与表相很难用简单的词语来诠释。
    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便是文字作者应该在文字中表达并传递给读者的,而不仅仅是作者本人所想要达到的。


    太湖平静却风光旖旎,虽没有黄河的奔腾咆哮,却依旧足以打动人心扉。
    文字也是如此,可能表相只是波澜不惊。但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的应该是迭荡起伏的情感以及足够想象力的空间。在这点上,我们观点基本一致。


    昨晚在榕树下对话与让曼100的商榷文字,贴出来也是为了与朋友们交流与争鸣。在文字中交流,在交流中进步。这是我一直所期盼着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