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树杨梅美食旅行 |
分类: 大地长旅 |
路上想,应该带张地图的,昆明的地图,虽然我不是司机,不用我关心走哪里,但我这个人一旦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心中就不爽。
从郊野公园旁边一条路岔上去,这边我没来过,如果我有地图,那我会拿出来边走边看,到哪里,将到哪里,那会很清楚,而现在……。
好在景色还可以,山坡上的梯田,坝子里的水田,都稻苗青青,到处是掩映在绿树中的小村庄。
回来的时候,走的青龙峡去安宁那条路,不过还没到青龙峡就往团结方向转过去了,然后翻山,一路景色也不错。
大树杨梅,颜色紫黑,个大而味甘,我专门摘了几个青红杂糅的,味道只是稍淡而已。
吃着采着,总觉得有些遗憾。千颗一面,千颗一味,虽则色艳果香,总觉得千篇一律,再没有其它的可能性。
吃得口滑,竟然想念起小时候吃的野生杨梅,可能是甜的,可能是酸涩的,可能是酸甜的,也可能是微甜而酸,也可能是巨酸以致于发苦,酸得你眉眼变形;还有,可能是辣的,用现在的话说,吃得你嘈心寡辣。
至于形状和颜色,也是多种多样,青黄不接,黑紫难分,绿红乱绽,不一而足;大小也相差很大,参差不齐。
那种青绿的杨梅,硬而酸,要用盐巴拌了吃,否则真像吃了辣子,直扎嘴巴。拌了盐巴,也酸辣得你吸凉气。
而现在,一切都很妥贴,都是甜甜的,软软的,这颗吃了好吃,那颗树也一样的味道。即便从石屏带上来的,大小、颜色、口感,与富民的都差别不大。
这是完美的杨梅,可能以前野生的杨梅里面,一万颗也选不出一颗这种,每一颗都是完美的,让人们的视觉和味觉都得到最大满足。
但是,它没有其它可能性,哪怕是坏的可能性,它其实是让我们感觉退化,再甜、再美,最后都会淡下去,以致于无味!
想想,吃了几十个酸涩的杨梅,吃到一个大而甜的,那种感觉,一定比连吃100个都是大而甜的杨梅更爽吧。
记得小时候,那些酸涩的杨梅,要用红糖熬成杨梅酱,这样杨梅就很甜。吃完了,要把胡留着,晒干了,把果核里面的果仁小心地敲出来吃了,才算是对付完一颗杨梅。
而现在,杨梅,再也不希罕了!也就几秒钟吧,我们剥夺了它的肉体,把那骸骨一扔了之。
我想,即便是上帝创造了万物给人类取用,杨梅是其中之一。作为奉献的杨梅,我把它物尽其用,直至粉身碎骨,于杨梅,也算是知遇了吧!
杨梅也分古典和现代了,现代杨梅,如同工业产品,好吃而颗颗如一。古典杨梅是手工业制品,不一定好吃而颗粒差异很大。
偶尔,看见街上有小贩挑着小而绿的青杨梅卖,不敢吃了,以我现在的味觉,怕已经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