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地长旅 |
8月13日,杉木河漂激流中
早上起来,我们决定去施秉玩,昨天上船前遇到一个三口之家的云南老乡,是大学老师,供职于绵阳西南工学院,他们才从施秉来,大大的把杉木河漂流和云台山吹了一番,搞得我们心痒痒的,于是决定今天去。
走前先去青龙洞、祝圣桥看了看。从招待所出来往左拐,问了一人去青龙洞如何走,哪不知问的人是镇远值班的副县长,热情得很,发了一份旅游指南给我们,叫我们多多宣传。
没走几步,偶遇县博物馆,2元门票,进去一观。古老的建筑,有巨大的山墙、木柱、天井,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文物。有一大幅“镇远古城图”,但却是倪云林风格,寒山远树的北方景致,哪里是镇远的明山秀水。
隔江就可看见青龙洞,建筑依山而上,与水色山势溶为一体,真是漂亮,谋杀了我们很多胶卷。再走一小截,到了祝圣桥,青石的古桥,在雨中湿漉漉的。桥中间高据一亭,我们在亭中栖息良久,舍不得着两岸的美景。桥左边江水东去,两边峡谷森森,山间云缠雾绕;潕阳的青色罗带逶迤远去消失在拐弯处;右边江水西来,两边小楼鳞次栉比,依依叠叠,山水人物,具入画中。山水彩浓,云天色淡,让人了无尘心。
祝圣桥只供人行,是镇远最古的桥(当然后来重修过),另外还有两座公路桥。过了祝圣桥,就是青龙洞,当然也是后来重修的,门票30元,来不及进去了,我们要直奔施秉了。
本来想乘2毛钱的渡船过去,但离码头还颇远,正走间,江中一叶扁舟缓缓过来,笠翁独桨操舟,我们在岸上喊了一声,笠翁应声而来,随便选了一个可上船的地方,买舟渡江而去了。
这一走,一直到了禹门码头,大概有个几百米,在翠色的江中,过眼是潕阳两厢的美景。都是3、4层的小楼,依水而建,凌于江中,看着居民进进出出,猫犬尽皆怡然自得。
上了岸,笠翁要了4块钱。我们直奔汽车站上了去施秉的中巴车,每人10块,有50多公里。再次经过下潕阳风景区的大门。
施秉在潕阳江的上游,也是一江穿城。只是城很分散,且都是新建筑,城没什么特色。而且施秉人让人十分紧张,需要随时提防。KJ总结是“山美水美人不美”,比起镇远,人的心态差了很多。
方下车,我们就去问漂流,提供漂流服务的很多,才走了10分钟,就接连问了三家,都是120块含车费,其中国旅要我们另出车费。期间,我们被一个鲶鱼嘴、眯缝眼、小平头的施秉青年跟踪,要我们包他的车。我们问到哪里他跟到哪里,让我们怀疑是否有猫腻(后来才知此人不错,只是施秉世风如此)。
我们是在林业漂流办的票,旁边馆子随便吃了点炒饭,十分难吃。然后换衣上车,怕水的东西一概不能带,相是照不成了。
杉木河是潕阳江的支流,离施秉县城还有十多公里,坐车大概要30多分钟。一路上都是青山秀水,十分美丽,林业漂流的老板送我们去,他去过云南很多地方,他说施秉话与云南大理永平话是一样的。到了地方,买了两顶帽子作纪念(不从这里上岸了),然后跟着艄公向漂流起点出发,大概要走40分钟,汽车是进不去的。终于到了出发的地方,杉木河就在眼前了,清流急湍,浪猛似箭,我们都穿了凉鞋,虽是8月份,比起潕阳江,水还是有些冷。我们上了漂流的橡皮舟,两人一艇,我于艄公同船,他们两个一艇。艄公是当地人,黑瘦,右目有白内障。他技艺高超,卓立艇后,一支木棍,既保持平衡,又左右操舟,甚是自如。而我坐在前面,莫说站起来,就是两手撑起身子也不是太容易。
由于艄公得力,舟行顺利,无论险滩急流,还是崖拗荆榛,木棍一点一插便化险为夷,走则走,停则停,十分自如。老侯和KJ就不行了,他们的艇成了碰碰船,在两岸间弹来弹去,哪里有树丛,偏往哪里钻,钻进去又半天出不来;一遇险滩,艇里大量进水,随时都泡在澡盆里,我们屡屡停下等候。
下起了小雨,一到险滩,进水是难免的,浪打上来,涌得你一头一脸全是水,全身上下早湿透了,同样也泡在水里,只是水位还不至于漫过艇边。积水太多,需要经常停下来把水倒出去。真是十分过瘾。
两岸俱是苍峰绝壁,石色与上潕阳相同,只是山既高且险,又有岭云絮帽,遮得群山或藏或露,不知杉木这数十百峰,哪峰是白骨夫人藏身的洞府。看着看着,觉得妖气森森而起。
过一些石滩时,有一些烧烤的摊子,我们在其中一处吃了些东西,喝了点酒,谈不上好吃,但气氛好极了,很爽!
本来漂流的全程长达7个小时,可以直接漂到施秉县城去,我们到漂流中点已是下午6点了,而且下面的路程都很平静,没多大意思,主要是我们没时间了。顺着杉木河回县城,当然是坐车了,司机(从此改称发哥)把我们送回出发处,我们换了衣服。找了一家家庭旅店,每人15块住下。途中曲折省下不表,反正施秉人让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