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失维尔斯再伤姚明 火箭失根本必须转型
文/华丽的烟圈
穷则变,变则通。阿德尔曼一直都想给火箭提速,现在他迎来了最好的机会,虽然是迫不得已,但却不得不立即执行。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在举国叹息姚明受伤的时候,我知道时间不能倒流,但是我还是为火箭惋惜,甚至在抱怨姚明怎么不早两天检查身体,或许那样维尔斯就不会离开。如果说维尔斯的离开使火箭的低位进攻失去了一道保险,那么姚明的受伤则彻底的让火箭大半个赛季磨合的战术化为青烟一屡。
阿德尔曼在火箭的普林斯顿其实和他以前在国王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关键就是姚明和迪瓦茨的不同。现在的普林斯顿中姚明更靠近篮下,更有杀伤力。其实赛季的初期阿德尔曼也尝试着把姚明更多的往高位推,但事实证明姚明不但威力大减,失误也是成倍增加,于是在经过了灰色的近20场比赛之后,阿德尔曼终于找到了有火箭特色的普林斯顿:姚明的低位为轴心,辅以斯科拉的策应,减少外线球员的持球,加强传导。火箭的化学反应很强烈,强烈的一让他们2月不败,强烈的让人们觉得他们会创造NBA的连胜纪录。
命运真的会捉弄人,在给了你希望之后马上让你绝望。姚明受伤了,而火箭也失去了那个最根本的轴心。没有了姚明的火箭就好像没有了牙齿的老虎,在野兽纵横的西部森林,幸存的几率几乎为零。
其实在火箭大胜黄蜂的那场比赛中就暴露出失去低位优势的火箭在面对联盟非一流内线时的艰难。在那场比赛的第二节开始阶段,火箭的轮换队员为海耶斯、兰德里、麦迪、阿尔斯通、布鲁克斯。这个阵容速度和控球有余但力量不足,反应到实际的比赛中就是缺少阵地攻坚能力。低位单打是攻坚利器,而火箭的这套轮换在麦迪被困死在外线以后就完全放弃了对低位的控制,而无论是兰德里还是海耶斯都缺乏高位的策应能力,这使得火箭进攻几近停滞,只能依靠外线的定点传导球来寻找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麦迪依靠个人能力命中一球,比分也就由31:23被迫近到31:28.这种进攻的低潮一直持续到姚明上场换下海耶斯,火箭的进攻又重新有了支柱,也变得流畅起来。
不知道大家在这个时候有什么感想?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名字:维尔斯。第二节开始的这个时候正是棒子主持大局的时候,强悍的低位单打,使得火箭的进攻更有纵深感,而日益精进的策应传球更是让棒子变的不可或缺。而现在我们曾经的棒子正坐在场边,他已经是黄蜂的人了。如何解决这段轮换时间内火箭的低位杀伤力?这是一个阿德尔曼必须仔细考虑的问题。斯克拉是唯一的选择了,但阿根廷人背身单打能力显然不如他的中距离和策应来的可靠。海耶斯的进攻几乎可以忽略,兰德里更像是在大人庇护下成长的孩子,有出色的爆发力却难以独当一面;新签约的格林,有突破有篮子却没有力量,显然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摆在阿德人曼面前的就只有一条出路了--转型。
但是奇才只是脾气古怪的孩子而已,而火箭接下来的对手则是成熟稳重的大人马刺们。
火箭现在也不是一无是处。火箭的队员具有很强的贯通性,基本上都可以用来作为两个位置的球员使用。其实对奇才的比赛可以看作是阿德尔曼转型的一个信号。正是由于自己先前形成的很好的传导球模式和强悍的防守,火箭轻松的搞定了对手。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将来火箭利用强悍的外线防守+顺畅的传导球的模式来赢球。但这招对奇才这样脾气古怪的孩子好使,对那些成熟稳重的大人马刺们好使吗?
不如勇士快,不如马刺稳。但是比太阳防守好,比马刺更机动。这样的火箭进入季后赛不成为题,但仅此而已。趁姚明不在的时候磨合一下无姚阵容,这也许是火箭唯一的收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