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日志 |
煎饼两面烧,这就是华尔街投资大鳄的最大学问。
去年此时,苹果如日中天,市值一时敌国,当前已是人见人弃。并非苹果不好,而是高成长梦想破碎,由一有市梦率股票,转向现金牛股票。
华尔街最牛的一面,在于逆向投资随时都有机会。去年做多苹果和四季度做空苹果,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
格雷厄姆的话再度成为经典论据: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光彩;现在备受青睐者,将来可能日渐衰朽。
黄金去年被划上“抗通胀和抗贬值”的标签,转眼繁华归尘土,“中国大妈”抄底抄在半山腰。
巴菲特死握金融股和消费品概念,答案是这些行业不会像苹果一样,永远需要“破坏性创新”。一旦创新落伍,马上被淘汰。当年摩托罗拉的翻盖手机多牛,现在已沦落为三流。
苹果的命运说明一个道理:闹市之中无钱捡。即使有,也被别人捡走。即使你偶然捡到一次,当你试图重复这一途径时,你注定一无所获。
吉姆·罗杰斯说,“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我本人比较喜欢那些无人关注的、股价便宜的股票。但是做出背离大众的选择是需要勇气的,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扎实的研究和分析。”
A股市场一样有逆向投资的机会,尤其在医药和消费品中,比比皆是。当然,前提是:一、业绩突然变差后会有复苏催化剂;二、公司盈利能卷土重来,而不是直接死在春天来临前;三、所在行业不会淘汰,而是更有生命力。
医药和食品行业的魅力,在于这个行业可能会有产品问题,或者消费观念更新,但是,长期来看,味觉的变化永远不会像电子产品那样快。
百年前的茅台和现在的口感有多大变化?中间换了多少届政府?
百年前的药膏现在一样使用,只不过是生产流程更先进罢了。
逆向投资的最难之处,在于把握拐点。无论是繁荣的结束,还是衰退的结束,都是极难之事。
这点在周期性行业中更难判断。就像振华重工和远洋的亏损。如果全球贸易继续低迷三五年呢?二者难道要亏损数年?这些都不可猜测。品牌的优势此时荡然无存,因为是行业整体性低迷。
相比之下,食品或者医药等消费品行业更容易判断。毕竟,这些行业去库存容易。像白酒的库存有时甚至是财富,当然这要在行业复苏之后才显示。
通常来说,食品或者医药行业的非经常性暴跌,往往意味着暴利机会在孕育中。伊利、双汇、丽珠、贝因美……类似个案太多。只要管理层处理危机得当,行业强势企业最终将因危机受益。
问题的关键在于,跌到位了么?行业拐点到了么?
如果判断太难,不妨从基金仓位水平的多少来下手。
中国的基金实际上更像散户。盲目追逐最后的繁华,同时无法忍受黎明前的黑暗。基金的群体性移动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一旦基金仓位到了低位,行业一个小小的景气回升都可能导致股价大涨,同样,一旦基金仓位到了高位,行业一个小小的景气下行都可能导致股价崩溃。
苹果的股价波动,不过是基金群体疯狂与恐惧的见证。如今,消费品概念整体被基金超配,只不过白酒概念开始走向低配。而牛奶等非酒类超过太多。这不正常。纠正只是时间问题。
走在曲线前面,让时间发酵,或者是最佳投资方式。
——————————————————————————————
投资大鳄一季度持仓新鲜出炉
2013年05月17日 02:58
⊙记者 王宙洁
○ 华尔街最新曝光的这批持仓报告中,最大的看点就是苹果和黄金了。所有人都在抛弃苹果,除了绿光基金的David Einhorn。一直将“伟大”标签贴于苹果的老虎基金,清空了苹果仓位;Appaloosa管理公司减持了41%苹果股份。没有彻底清空的原因是:以10亿美元的代价,等待苹果下一个拳头产品。
○ 而在黄金暴跌的重大历史时刻,也有人选择不离不弃。鲍尔森仍然坚定持仓黄金,坚信苦苦守候终有结果,理由是:各国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最终将导致通胀再次上升。巨头索罗斯的观点截然相反,他的名言是:黄金是终极资产泡沫。第一季度,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抛出了12%的SPDR Gold Trust股份。
消费建筑股获追捧 金融科技股显分歧
美股迭创新高,华尔街的大鳄们总能做到提前潜伏。根据各位经理人最新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他们中的不少选择买进消费类股,股神巴菲特新买入了一家工程建筑公司的股份。
踏准经济复苏节拍 大鳄看上消费建筑股
SEC要求管理着1亿美元以上资产的个人和公司每季度末提交一份名为“13F表格”的文件,披露其在该季度的持股信息,且必须在每季度结束后的45天内提交。大鳄们通常会选择在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提交,这也成窥探各位大佬投资偏好的好时机。
在本次的13F表格发布潮中,一些和经济复苏紧密相连的公司获得青睐。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选择增持汉堡王这一汉堡巨头。该公司还增持旗下拥有吉百利及奥利奥著名食品品牌的Mondelez国际公司。纳尔逊·佩尔茨旗下的Trian 基金管理公司则新买入了包装用品公司Mead Westvaco的股份。
传媒类公司也获追捧。丹尼尔·勒布旗下的Third Point在一季度新增了5.38亿美元有线电视和网络提供商维京传媒的股份。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则新买入560万股自由媒体的股份,并且将直播电视公司的持仓增加320万股至3700万股。
伴随房屋市场引领经济复苏,相关公司也受到关注。巴菲特新买进了650万股工程及建筑业者芝加哥桥梁与钢铁公司(CBI)的股份。不过,他卖出了农业股ADM,这些股票截至去年末的价值为1.63亿美元。这是一年来巴菲特买进的股票首次多于卖出的股票。在本季度稍早公布的一份文件中,伯克希尔公司称其在一季度花费14.1亿美元买入股票,而卖出的股票价值为6.73亿美元。
另外一位资本大鳄鲍尔森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组合则在一季度上涨了14%,在4月底上涨了21%。此外,他还在一季度增加了对抵押贷款保险商的持仓,显示其看好房屋市场的复苏,并预期未来几个月也会实现更强劲的增长。
网络消费同样受到关注。位于纽约的对冲基金Jana在一季度买入团购网站Groupon 和社交游戏公司Zynga的股票。目前,该基金对两者的持仓分别为2190万份及2550万份。
不过,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减持物流公司Matson股份和宝洁的买入期权。巴菲特也卖出380万股通用动力股票。
几家欢喜几家愁 金融科技股前途迥异
与欢天喜地的消费和建筑类个股形成鲜明对比,科技业巨头苹果公司则更像其商标一样被咬掉了一大口。数家对冲基金都在一季度减持甚至出清了该公司的股份。
索罗斯将苹果持股从去年第四季度的18.3976万股大幅降低至2.6800万股。不过,索罗斯同时增持了可购买10万股苹果股票的看涨期权。另一名传奇对冲基金经理、管理着老虎基金的朱利安·罗伯逊更是完全清空了名下的苹果公司股票。去年第四季度,该基金还拥有4.2215万股总价值2240万美元的苹果股份。明星对冲基金经理大卫·泰珀也在一季度减持了41%的苹果股份。
不过,戴维·埃因霍恩旗下绿光资本选择力挺苹果,该公司选择在一季度增持苹果110万股至240万股,并增加27.5万看涨期权。该公司清空在雅虎的仓位。
今年一季度,苹果股价大跌17%,自从去年秋天触及900美元上方的历史高位后,苹果股价已经缩水近一半。此外,Third Point减持了雅虎的股份。作为对比,巴菲特略微增持了IBM[微博]的仓位,索罗斯则选择增持谷歌[微博]的股票。
金融业是另外一大表现纠结的行业,各方对其的看法褒贬不一。在减持金融股的一方中,索罗斯公司降低了在美国国际集团(AIG)的持股,从890万股大幅减少至290万股。此外,还出清了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的持股,还减持了760万股花旗集团股票,并抛售了130万股花旗集团的看涨期权。
不过,鲍尔森选择将他在Genworth金融财务公司的持股从390万股增加到900万股,并增加花旗的持仓。巴菲特也在一季度选择增持富国银行,买入1800万股至4.58亿股。
花絮
金融圈也有“吃货” 比尔·阿克曼旗下的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在一季度不仅买进了汉堡王,还爱上了旗下拥有奥利奥和吉百利等知名品牌的Mondelez。鲍尔森新增100万股番茄酱大师亨氏的股票。Trian 基金管理公司同样买入了Mondelez的股票。
他俩喜欢对着干索罗斯和鲍尔森喜欢对着干。索罗斯在一季度减持了760万股花旗集团股票,并抛售了130万股花旗集团的看涨期权,但鲍尔森增持花旗100万股。索罗斯减持黄金ETF,买入金矿类个股。鲍尔森则死守黄金ETF,却抛售了几只金矿公司的股票。
清仓冠军浮出水面 丹尼尔·勒布旗下的Third Point在一季度清仓了9家公司,其中包括Tesoro、摩根士丹利、Nexen、Symantec、康宝莱、Illumina、Coke、PVH和Abbott L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