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股玄铁令股票 |
分类: 笔迹之红周刊 |
《红周刊》特约作者 玄铁令
所谓“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一晃过去了五年,“市场先生”好像搞错了谁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美国道指本周再创历史新高,但沪综指较历史峰值仍跌去6成。由于中国楼市新一轮调控又至,沪综指仍将在“政策顶和估值底”的逼仄空间里,维持箱体震荡格局。
美股繁荣在于货币牛市
其实,如果道指将苹果加入30只样本股,应早在去年初就创下历史新高。去年4月和9月,苹果股价峰值分别是每股644美元和705美元,但其在2007年10月的峰值仅为190美元。当时(2007年10月)与当下,道指有如此不同:一是道指转型成功。虽然花旗退出、美国银行和美铝等强周期产业股票仍在谷底,但科技股如日中天,如IBM目前股价比当时高出近九成,消费品牌如麦当劳等均较当时有较大涨幅。二是美国利率极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时为4.64%,当下仅为1.89%。
通常来说,股票市盈率为利率的倒数,资金的成本和宽裕度决定市场估值的高低。当下,大国央行启动汇率竞争性贬值,试图通过货币扩张来摆脱经济衰退。可是在高失业的背景下,货币扩张更易拉动通胀而不是经济增长。因此,欧美日的货币扩张,等于为本国楼市和股市等资本品涨价提供了无限制的弹药,间接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胀风险。
粗略估计,欧美中长期或陷入日本式的无就业复苏。当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有3.01万亿美元的负债,5年前才0.89万亿美元;失业率2007年7月为4.7%,今年1月份为7.9%,美股的繁荣仍是货币牛市,类似于2009年的A股牛市。美联储啥时透露退出QE的风声?美股啥时进入货币紧缩型熊市?曾在量子基金掌舵的德拉肯•米勒预测,“盛宴还会继续下去,我不知道何时才会结束,但我知道盛宴最后将会以糟糕的方式收场”。
调控恐惧症缘自无信心
当下,美联储还在为美股走强背书,期待通过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来扩张信用和就业,这等于派发股市做多红利。相比之下,中国资产价格高企时期,高层时刻准备紧缩银根和“地根”,以化解通胀风险,股市做空面临政策性机遇。
月初,楼市调控新国五条意外出台,空头如获尚方宝剑,沪综指3月4日创19个月来单日最大跌幅,“调控恐惧症”再度发作。令人深思的是,“楼市十年九调控,房价大涨股价跌”。从2003年的“18号文”至今,国务院先后9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楼市调控,结果却是全国房价平均涨了三四倍,沪综指仍在2001年的高点附近徘徊。
同样面对宏观调控,为何房价涨股价跌呢?答案有三:一是赌场效应发酵。大家都赚钱的楼市充斥着傻钱,敢于追涨;多数人赔钱的股市只剩聪明人,一有风吹草动,马上走人。中国内地首富宗庆后坦言“中国资本市场糟透了”,美国“第二富”巴菲特却高唱“每场风雨后都是阳光”;二是国家牢牢控制股市供给,IPO扩容不仅分流了A股资金,还增加了大小非新军。楼市调控只能调总需求,再加上地方房价保护主义盛行和唯GDP崇拜,楼市调控往往半途而废;三、权重股在全球同行业中多数处于市值第一的位置,增长潜力有限。
A股中期进入箱体震荡格局
无论是判断美联储何时退出QE,还是中国何时收紧银根和“地根”,通胀数据都是一个重要指标。经合组织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成员国整体通胀率达1.7%,较上月降低0.2个百分点,经济和物价增速同时紧缩。在金砖四国中,俄巴印的1月通胀分别增至7.1%、6.2%和11.6%,新兴市场滞胀风险日益增大。
欧美日央行因抗通缩而放水,伦敦富时100、道指和日经指数截至周四的年内涨幅分别是9.18%、9.35%和15%;新兴市场央行因滞胀而紧缩,巴西、印度和俄罗斯股市今年以来涨幅分别为-3.45%、0.58%和0.33%。
由于楼市泡沫未破,中国通胀隐患极大。市场普遍预期2月份CPI增速为3%,央行易纲透露今年通胀控制目标为3.5%,货币紧缩新政呼之欲出,楼市调控压力增大。连万科王石都坦承中国楼市“是个泡沫,如果破裂,那就是灾难。”
当下,欧美日失业率高企,经济复苏艰难,中国出口的外需仍低迷。同时,国内楼市调控升温,地方融资平台有心无力,经济弱复苏难以演变成企业利润回暖。利好的一面是证监会仍在押后IPO重启时间,但这不是增量资金大举入市的理由。
综合来看,权重股相对合理的估值,制约了指数下行空间,但经济复苏趋弱和宏观调控趋紧预示着政策面不容乐观,“调控恐慌症”将不时发作,A股中期行情极有可能进入“上下两难”的箱体震荡格局。市场仍将由存量资金来主导,投资风格将是2010年以来常见的板块轮炒题材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