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棋至中盘 A股钱途缺粮
(2012-05-08 19:22:36)
标签:
财经沪市a股红周刊新政 |
分类: 笔迹之红周刊 |
《红周刊》特约作者 玄铁令
信心缺失令量能不济
“五一”长假期间,证监会四大新政出台,乐观者高呼“牛市到来”。可是,沪市5月2日和3日成交分别为1240亿和1022亿元,如此量能显示增量资金无意入市,股市宏观环境并未扭转,未来行情仍是钱途缺粮。
从本轮反弹行情来看,除了酿酒食品强者恒强外,主导者仍是去年的弱势股如金融和房地产股。4月份,一线城市的新楼价格较去年峰值普遍下跌2~3成,百城价格指数更是环比连跌8个月。笔者判断全国房价A浪下跌已开始。由于楼市规模远大于股市,即使地产政策有所微调,相信B浪反弹力度有限。
从历史规律来看,在经历巨型泡沫之后,全球各国楼市下跌时间平均为7年。美国房价从2006年中跌至现在仍未停歇,中国楼市熊途刚刚开始。最近楼市的“杀跌性回暖”,并不足以扭转宏观经济减速和“铁公基”相关行业产能过剩的趋势。假如这种资本投资过剩演绎为朱格拉周期,要再现2009年的扭曲式投资繁荣,或需9~10年时间。
股改营造股市小气候
在全流通和多层次市场扩建制度实施之前,监管者的“一紧一松”政策,往往在股市掀起巨浪。远的如1992年5·21行情中沪指大涨105%,利好是股票涨跌幅限制放开;近如2008年9·19行情中沪指大涨9.45%,利好是印花税单边征收和汇金增持股票等。时至今日,股市政策变动对股指运行的影响式微,不仅体现在流通盘变大、投资渠道拓宽,更主要是国内外宏观经济和结构转型开始左右长期趋势。
股改已至深水区,零合式利好成为主流。在集团诉讼和辩方举证等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法律健全之前,加速新股发行和老股票退市等制度的不完全市场化,可能让小股民成为最大的埋单者。如果直接推出备兑权证,实施增发备案制,相信炒作之风可立减。节前,创业板因为退市新政遭遇集体暴跌。本周,主板退市新政再度让ST股持续跌停。在经济减速之时,蓝筹变成“烂筹”概率仍存在。即使“新政”打压甚至关闭“炒小”、“炒新”市场,投机资金遭遇重创后进入蓝筹的几率又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