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A股前高后低 熊市反弹见好就收
(2012-02-05 23:29:02)
标签:
财经美国a股沪综指红周刊股票 |
分类: 笔迹之红周刊 |
《红周刊》特约 玄铁令
龙年A股开门不利,可是在全球股市1月攻势催动下,也有望启动一波龙抬头行情。不过,地产调控仍将大盘这条龙困于浅滩,即便有间歇式救市的利好井喷行情,飞龙在天的大牛市依然无望。
开门双绿或走1995年老路
对于期待行运一条龙的股民来说,2012年算是开门瞎。公历和农历新年上证指数均遭遇“开门双绿”,且均是高开低走的中阴线。在沪综指22年的历史上,遭遇“开门双绿”仅有1995、1996、2003和2010年,这些年皆是宏观调控紧缩之年。其中1995年是调控攻坚年,当年沪指大跌14.29%,1996年后则迎来新一轮牛市。2003年是调控初期,当年上涨10.27%,其后大盘连跌两年。从宏观调控角度来看,2012年A股走势可能是1995年的翻版。
从1993年6月开始,中央大力整顿金融秩序,治理通货膨胀,海南楼市泡沫因此破灭,股市则一直调整至1996年3月。本轮调控从200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微调开始,2011年5.4%(远超4%的预定目标)的CPI增幅和6.87%的全国商品房售价增幅,预示着调控并未达到目标。所以,2012年应是遏制高房价和控制高通胀的攻坚之年。
本轮通胀从资本品延伸到消费品,因此,房价不跌,通胀难息。再加上本轮调控手段为渐进式调控,类似居民限购令、银行限贷令等手段都是边际效应递增,地产业景气度将随着时间变得日益冰冷。这可能令市场产生楼市危机甚至信贷危机的预期,股市转牛的宏观基石难以出现。
年报行情将诱发龙抬头
龙年股市前程不乐观,但蓝筹估值低和大盘超跌是多头演绎春季行情的信心所在。在经历虎年和兔年分别下跌7.26%和17.14%后,沪综指已积累一定的技术反弹动力。一些超跌的品种或预案公布高送转分红和高成长业绩题材,本周出现了主力自救行情,这为市场增点些许暖色。
在本周成交量能创下近期新低的背景下,大盘股难有大行情。可是,沪深300和金融行业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7倍和7.98倍,即使不能扮演股指上涨的引擎,起码可以充当定海神针。
从政策面看,“两会”召开在即,一些产业和区域扶持计划也将推出,炒作力度难以重演2008至2009年的疯狂,却可让游资借题发挥。最关键的是,在信贷首季相对宽松的格局下,股市并不缺钱,缺的是政策助推信号。由于新一轮紧缩调控可能要在下半年出现意外通胀之后才可能推出,宏观调控上半年重点将放在“稳中求进”的“稳”上。
当下全球股市暖风频吹,亦为A股上涨带来些许动力。1月份,MSCI所有国家世界指数包含股息在内上涨5.8%,为18年来同期最佳表现。1月份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75,是近一年来的最好表现,这预示着占美国GDP六成份额的消费已复苏。
货币宽松难解信贷困境
按国家统计局数据,在对2011年GDP增长的贡献率中,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以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54.2%、51.6%和-5.8%,而最终消费中政府消费波动较大。在地产调控持续加压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和通胀带来的增值税收入增速将同时放缓,这将对2012年的投资和消费产生收缩效应。
外有欧债危机,内有地产调控,今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概率并不能排除。目前房价下跌预期渐成行业共识,作为投资拉动型的经济体,中国势必面临经济减速的压力。一旦企业和居民负债表出现恶化迹象,相信货币宽松政策将可能出炉,但这并不能完全化解银行惜贷的信贷风险。
欧美纷纷表态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这或许暗示全球主要央行已担忧日本式通缩重现。欧美体量太大,难以像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泰韩等国那样,通过短期内货币急速贬值来提升国家竞争力。这预示着欧美债务危机解决的费时漫长,全球经济复苏将面临诸多反复。
谨慎的判断是,如果中国地产调控以房价慢跌的缓着陆方式进行,龙年行情将是前高后低。最乐观的预测是,如果全球经济突然恶化,不排除宏观调控出现阶段性回摆。对A股而言,则可能迎来1995年式的政策救市利好,但是如果企业盈利持续转差,最终井喷行情亦将归于沉寂。
在1995年“5?18”救市行情中,沪综指三天内大涨58.93%,其后出现8个月的漫长下跌。如果A股再现类似救市利好,借井喷行情出货是最佳选择。
_________
一点看法
龙年最困难的预测不是行情涨多高,因为本来就不高。
最困难的是判断经济下滑的速度力度,和政策回摆之间的角力。
如果出现一个巨型地产商重组甚至破产,我可能确定大反弹行情出现一个小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