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为疯狂的赌民哭泣,因为我们乐此不疲(之二)

(2009-03-14 15:02:45)
标签:

财经

民企

烂账

国债利率

周期

中国

分类: 日志
    投机是人类的天性,不过,中国人天性最好赌。
     原因是国人骨子里相信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也。
     从5000年文明来看,果然是江山代人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换句话说,是你方唱罢工我登场,不得不,反认他乡是故乡。
     相比之下,欧洲虽然挡不住战火时起,
     世袭式贵族精神却能一代代传递薪火。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之中多数出在欧美有其必然性,
     亚洲唯一的日本跻身其中,不过是脱亚入欧的战略成功。
    
      在深沪股市,亦是城头大王旗不时更换,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
      那些牛人牛股的倒下,证明价值投资甚至长期投资尚未生根。
       多次在重大战役中左右市场的中经开,
      以价值投资为名进行产业整合的德隆, 
      在双哈做庄中沉沦的南方证券,
      在法人股市场崛起的魏东系,
      都是一时豪杰,却终究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
      原因不过是整合的只是筹码,
      而不是现金流的增值,手中的筹码并没有赢得核心的企业价值增长为保障。
      最悲惨的是市场甚至尊“傻庄”为“义庄”,
      维持高估值股票一度视为“维稳行为”、“爱蝈行为”,
      股民也不会在意于买进高估值股票,
      更不会因为多付出“新股发行垄断租金”而有年不满,
      因为他们需要的只是差价,一夜情。
       最终和高估值股恋爱、甚至结婚、甚至一起进入坟墓的只有庄家,以及银行坏账。
      
      
 
       中国的股市,说白了就是利益阶层把持赌场。
       央企不死,可不止损,却没有多少利润,且往往是政策性亏损不时出现。
       民企?一大就贪,一贪就乱来,
       不知道什么可以不做,什么可以做。
       最终养成和央企一样的脾气。
       却不是央企是可以换斑子的,
       可以把烂账剥离重来的。
       民企换人,结果就是得窿。结果就是锅霉。

       再说企业本身也有生命周期,这种周期在中国的民企中平均为三年。
       由于中国尚未完全发达国家的产业整合和升级,
       中小企业的死亡率更高,并且在行业逆转时的中淘汰率更为明显。
       最关键的是,中国不仅有经济周期,还有政治周期,
       做企业难的关键是,不寻租必死,一寻租找死。
       所以,赚大钱要不是滑头,要不是老鼠仓。
       要是靠现金分红,早饿死了。
       可是,没有超过七年国债利率加通胀的收益的现金分红支持的投资决策,
       根本上就是赌博,从股息率上来看,完全没有长期持有价值。
        实际上,深沪股市如果没有借尸还魂式的重组,
       大多数十年多不分红的垃圾股早就应该仙股化。
 
      用格雷厄姆推荐的盈利模式来看,普通股的投机成功要有三个关键——
      一是只买进行业龙头股;  
      二是在股价除以七年平均收益的市盈率低于10倍时买进,
      三是在股价除以七年平均收益的市盈率高于20倍时卖出。
     这是抄底大熊市(市场整体市盈率10倍以下?)
     和逃离大牛市泡沫(市场整体市盈率20倍以上)的保守方式。
     不过,在1927年至1933年的非典型性周期中,罕有人做到。
      同样,在2005年至2009甚至2012年的大周期中,
      多数人不是离开太晚,就是进场太早。
    
 
       A股市场会不会在重走美国式资本市场定价全球前的洗礼呢?
      即在1927年至1933年的疯狂炒作后重新进入理性的证券分析时代?
     从而为本国的资本定价模式带来颠覆式的变革?
     个股估值以现金流的未来贴现为准绳,而不是操纵股价者或者政策做庄的意志力为准绳?
     短期来看,似乎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实则近在咫尺。
     原因是中国太多外汇储备、富人开始有过剩资金,
     却没有在国内学会资本定价,却没有在国内明白效率二字含义。
     在金融战即为变相世界大战的今天,
     资本没有效率的国家一定是不战而降。
     冰岛之死已是各国的前车之鉴。
     要知道,本轮危机已蒸发近百万亿的资产价格泡沫,
     其中不少进入财阀的口袋。
 
 
     路径依赖让机构即使在金融危机中亦不忘记将垃圾炒成黄金,
      再次完全财富重新分配而不是创造的过程。
         本轮行情中的题材股再次雄起,
        完全是政策救市效应下的市场透支炒作。
        如果看不到合理现金流的出现,
        股价最终将回到合理估值区域。
       在创业板开启、港股直通车放行和沪市国际板开通的长期预期下,  
       多数长期垃圾股的的最终命运,
       一定是羽化成仙,让持有者享受权证末日时的蒸气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