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顺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不是生产技术租金的回报、只是产业工资工人低收入的全球补贴,
甚至是环境超负荷的倒贴补贴,甚至是全民健康透支的全球补贴,甚至是送礼出口。
这是学院派的观点,原因只是为了保证低收入高就业的体制,
保证有钱流入中国,以增加就业。
历史上有多个国家曾经站上外汇储备和外贸顺差头号大国的宝座,
英国、美国、日本和现在的中国,不过,以中国的付出代价最大。
从历史上看,每一个外汇储备和外贸顺差最大国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即一旦出现产能过剩,危机的消除非常漫长。
海关统计显示,2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24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9%。
其中出口649亿美元,下降25.7%,进口600.5亿美元,下降24.1%。
类似数据显示,这种模式可能已终结。
由于中国的钢产量已是世界第一,6.6亿吨的产量,约占世界的4.5成。
不仅本国的环境不可承受,国外的市场亦难以承受。
这决定中国以后可能进入中速增长期,
其后十年,再考验增长的极限。
不过,这种由高速向中速甚至低速的转折,
如果没有技术进步的配合,则可能出现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
由于外贸顺差导致的资本项目补贴美国,
即现在的大量持有美国国债,明显是不可持续。
记住,中国式的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和日本1990、美国1929年不同,
他们是技术进步的效果,而且不是强制结汇,
更多的是企业的主动选择。
因此,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的步伐,取决于热钱流出的速度,
这一速度将影响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的速度。
实质上,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美联储的一样庞大。
在某种程度上,二者的资产相互信用保证的。
即央行代替国民和企业持有美国美元,
并以替代的方式持有国债和两房债券,
而美联储则是以美元的方式对中国的央行负债。
美国的10万亿美元救市,很多的信用救市,
并未有现金的印刷。
大家过多担忧美国,因为全球都在印刷钞票,
关键问题是,其它央行印刷的数量和广义货币相比,
并不低于美联储。
这就是美元信用不缩水的原因。
也是全球越危机越需要美元的原因之一。
中国现在持有美国大量的债权,
据说外汇储备的七八成可能是美元资产,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和欧元、日元相比,美元的信用更高。
而且,相对应的资产更有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收益率。
这种信用是过去60年积累的,美国人不会傻瓜到一朝用尽。
原因是美元实现全球利益的最大法宝,
国之利器,不授于人,美国人深知这一点,
这也是美国不救助雷曼,将危机转嫁全球的原因。
不过,在全球经济复苏之后,货币流通速度重新膨胀,
全球央行基础货币的过多投放,
一定会重蹈格林斯潘这一泡沫先生的老路。
不过,复苏何时到,却没有人知道。
这是华尔街困惑的关键。
附文:与网友的交流——
【 · 原创: harvey1122
只看该作者(-1) 2009-03-13 00:11】 玄兄好:
1。美国至今注资和承诺担保的资金已达10万亿美元之多。美储,财政部等单位有这么多钱吗,还是大多为空头支票?即便世界各地的热钱回流美国买美债,好似远远达不到10万亿这个数字,如果美国国内的危机继续深化,要刺激经济稳定金融,这10万亿需要如何平衡?若选择开始大印美元,对美元的信用和走势影响有多大?若美元走软,对大宗商品还是农产品价格容易长远影响更大?
没看懂上面玄铁令兄的回复,“漫行风雨”的推理类是于宋鸿兵,看淘股吧中不大赞同宋的看法,不知玄兄是怎样认为美储将如何解决“美债-美元”的问题?
2。金融危机至今,世界上不少新兴发展地区的热钱,均在流出,货币贬值,先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资源品国家;再是雷曼倒闭,西欧东欧地区。欧美消费下台阶后,中国的世界工厂生产线如同资源过剩一般,也存在过剩,缘何人民币区热钱流出至今不明显?按理热钱出逃时,中国抛美债,热钱退出中国流入进美债,对美债的影响不会过大。
新兴发展地区的热钱流出,俄罗斯是通胀且加息,依赖进口的粮食价格上涨;韩国是减息刺激经济,美元互换,与中日结盟。玄兄认为中国届时能采取哪些措施,除了公民企业竟购美元,还会出现哪些现象?能否开贴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