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摄影 |
宗家烘炉在周村大街深处的一个路口上,打铁师傅就是宗家夫妇两个人。宗师傅从父亲手中接过铁锤一干就是几十年,眼下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没人愿意来接替他这个行当,夫妇二人就守着烘炉继续延续这门传统的打铁手艺。百姓的日子并无奢望,宗师傅就在木板上记下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千锤砸出幸福路。
摄影/雪魂 2013.05.21
2.宗大妈就把落满灰尘的水壶烧满开水,村里的人过来拉呱也好有个茶水喝。
3.打铁的手艺不是平常的人能干的了的,一方面要懂得锻造铁艺的技巧,另一方面要忍受高温和体力的消耗,打铁这活儿实在不轻松。
4.这一天烘炉又在开始营业,宗师傅和大妈在等待着炉温起来,看着窗口摆满各种工具,就知道这一行有多辛苦。
5.大妈负责把要锻造的铁料加热,她一手拉着古老的木制风箱,一手握着粗重的钢筋,边干边仔细的看着炉火的温度。
6.大妈有一儿一女,但这一行,火里来、烟里去,年轻人却是不喜欢做的。
7.宗师傅负责铁艺制作,把加热好的铁料逐一的制作成农工用具。
8.大妈也时不时的手轮大锤,协助宗师傅完成一些铁艺的活计,看着两位60多岁的老人忙活的热火朝天,实在让人于心不忍。
9.个别的小工具还要到后屋里去加工,墙上挂满了宗师傅收集的“作品”。
10.看着两位老人的辛苦,村上的邻里时不时的也跑来帮忙。
11.自打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个“活儿”,宗师傅就几十年如一日在传承父辈的手艺,四面八方的村民也都来找他加工铁件。
12.我问起宗师傅:这手艺赚钱也很多吧?宗师傅哈哈大笑,从表情中我们知道,苦中作乐,也算是庄稼人的一种豁达吧。
13.当这样一幅铁艺“作品”即将完成;当宗师傅在漆黑的小屋里放下手中的工具,这个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不曾消失。
14.大妈终于在繁重体力活的透支下显得疲惫了,看了让人倍觉心疼。
15.歇过一段后,宗师傅用手指向棚户边的木板说:这是我写的“千锤砸出幸福路,火花四溅生意红。”,看完这些个心愿,一时语顿,我们普通农民的诉求,其实如此简单。
16.宗师傅拿出一份当地的报纸,上面以“咱就图个结实耐用”的标题,对他们夫妇在村中经营的烘炉赞赏有加。
17.宗师傅又拿出这把他锻造的“青龙偃月刀”向我展示,并且还在院子里舞动了几下,看着老人的笑容,也能感觉出他的一份轻松和快乐。
18.一团炉火,如果能温暖到所有的农民;正如宗师傅一样,通过辛勤的劳动,过上自己的踏实生活,那么每个人的中国梦也都将很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