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岛城美食】:劈柴院

(2009-12-31 22:52:32)
标签:

岛城

小吃

东安市场

雪魂

棚户

劈柴院

美食

分类: 随笔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09-12/20091231223713906754.jpg

 

消费与画报|热点聚焦·劈柴院|

                 岛城美食第一站——劈柴院·江宁会馆


 

百年院落簇芳名,一醉楼台抚旧情。

慢道江宁楼外月,时时欣见万民声。—— 记者/雪魂

 

    话说岛城美食的好去处,不能不首先想到劈柴院,进得劈柴院,一定要去品味令人流连往返的各种特色名吃。劈柴院位于岛城市南的中山路商圈,百十年来,风雨轮回,历经太多鲜活生动的故事,会聚了诸多民间小吃,无论是商贾贵客,或是草根平民,慢道是:酒间茶曲应时尽,月下笙歌凭醉归的意境。却又想:劈柴院名何以堪?遍寻了口传文案,始得其云: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却也略明其意了。岛城开埠之初,民众云集于江宁路段,以劈柴搭起棚户,间或卖劈柴为生,久而久之,商贩的字号渐多,各类民间小吃艺人聚为生息之地,至此,劈柴院就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商业街的代称了。

    到了上世纪40年代,元惠堂、李家饺子楼、增盛楼、天兴楼、协聚福、异美斋等店铺渐扬其名,四下各类小吃、茶社、熟食摊、炒货店云集斯处,就像老北京的东安市场,或者更像烟袋斜街一样,变成了满城百姓逛街的好地方。

    步入岛城之初,便闻得劈柴院是个有着历史遗风的曲径通幽之地。夏日里曾偷闲去过几次,海天吹过凉风,夜雾开始弥漫着灯下的辉光,约了几个文学知己,品茗而醉,方才感悟出立于百年老城土地上那份沉实的情怀。纵是重新修饰过的屋宇,纵是历史凭空而过,惟有人们默默不忘的传统才是一个民族对文化的膜拜、崇尚和传承。

2009.12.30 日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1741626066.jpg

 

—— 江宁会馆客栈

 

    劈柴院民俗风情客栈是一家装修古雅的客栈,一座老院,半城风情,这里是青岛著名的旅游商业区,客栈院内有砖木结构的三层楼,分东西两个跨院。客栈属于老青岛典型的里院建筑,同时还具有浓郁的江南民居情调,是江南园林风格再结合青岛里院特色而建的,旧时住着近百户人家;如今,在保留其历史印记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改造成了客栈。

 

    客栈整体采用砖木仿古结构,客栈大院石子铺地,绿竹花草点缀其间,深红色的木制旋梯,雕花木制的回廊,外包木板的柱子,木门木窗木地板,客房内的仿古雕花实木家俱,青砖墙面,红瓦屋顶,仿古壁灯吊灯...... 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朱红色的基调,使其散发着浓郁悠久的中国古典气息。当你从繁华喧闹的劈柴院街道游走中抽身进入客栈大院时,一种全新的意境顿然而生,深邃、宁静、祥和、自然,轻松释然的心绪让你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似乎伸手间便触摸到了青岛那段百年的历史。

 

    客栈分为东西两个院子,共有将近50间客房,分为豪华套房、标间、单人间(大床房、土炕)、家庭房(大床加小床)及通铺,适合不同层次的旅游、商务、家庭和背包客的需要;所有房间均是仿古风格,茶几、桌椅、床等均采用仿古实木家具;海尔整体卫浴、中央空调、纯平电视、国内长途、高速宽带等设施一应俱全,让您在怀旧的情调中来享受现代生活,旅游商务两不误;所有住店客人均需换穿由客栈统一提供的草鞋,很有特色;客栈采用太阳能空调系统,制冷制热和热水均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让您在住店期间更多地感受自然之风。

 

    除了客房外,客栈内还配套有诸多休闲娱乐服务,客栈的西跨院,沿用老字号“元惠堂”的招牌,设有咖啡吧和茶室。院内参天的两颗大树,再加上玻璃天棚,将大院搭建成一个天然的休闲区,疲累之余三两好友在树下喝杯青茶,谈天论地,叙叙旧情,岂不美哉?客栈还经营中医足疗保健,精湛的技师将为您一洗旅途劳顿。另外,客栈提供摄影留念的增值服务,凡是住店客人均可享受由客栈免费赠送的专业拍照以作为旅游纪念,同时更有琳琅满目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供您挑选。这里的老板对老街的文史颇有研究,空闲之余可以和您聊聊青岛的历史,给您讲讲青岛的风土人情。若您需要,这里还提供导游服务。住民俗风情客栈,不惘青岛一行,绝对会给您增添一抹难忘的青岛回忆!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1755375802.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18101094947.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18229371667.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18437815999.jpg

火锅节——岛城第一锅。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1938123014.jpg

 

劈柴老院和戏院子的故事    

     关于劈柴院曾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原叫“劈财院”、“卜字院”、 “竹竿院”、“批采院”。通常说法有两种:1、是青岛建城市烧砖瓦要用劈柴,这里是卖劈柴的市场。2、是这里原来有很多劈柴搭起的房子的大院 ,所以叫劈柴院。诞生的百年劈柴院,在二三十年代的繁华堪比上海滩十里洋场,类似于南京夫子庙,不但荟萃各类名吃民俗百货,而且还是著名的“大众游乐场”。现在劈柴院指这里北京路、中山路、天津路、河北路围起来的街区,而劈柴院一开始只是指江宁路10号院,也就是现在的江宁会馆,所以现在把这里也叫作“劈柴老院”。

    江宁路10号院内,有一家青岛最早放映电影的影院叫大光明,成为岛上唯一专唱地方戏的场所。戏法大王“王傻子”真名王鼎臣,在此变得一手中国戏法绝活。评剧演员新凤霞、相声演员侯宝林、评书演员葛兆洪、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等均在这方舞台上留下身影。那些没有固定演出场所的艺人在院子里届时摆上几条或十几条长凳即席“撂地”演出,中国相声大师—马三立曾在这里说过相声。

劈柴院的热闹是出了名的,就连康有为、梁实秋、老舍、王统照、王亚平和臧克家等一些文人墨客也常常光顾这里。黄宗江等“黄氏兄妹”和凌子风的夫人韩兰芳在青求学期间,也对劈柴院记忆犹新。

    200712月市南区政府以“改善居住环境、保护历史风貌、振兴商业老街”为宗旨,将百姓异地安置,从“建筑机理不变、视觉走廊不变、历史风貌不变”的三个不变入手,投资近三亿资金,安置居民,整修老院,恢复产业,从而江宁路10号大院得以翻修,戏院子得以重生。

    经青岛市市南区政府改造后,这里传承了历史文化风韵,现已成为极具代表性的老青岛百年历史文化餐饮大院,这里是青岛曲艺文化活动基地、青岛市民的情感家园、外地游客体味老青岛风情的逍遥场,有吃头、有看头、有玩头、有听头、有买头、有住头的民间博物馆。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19226712428.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193904033.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19535461244.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2094374626.jpg

 

可爱的大块糖,想起小时候啦。。。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20259538391.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20447508677.jpg

 

顺兴楼志

顺兴楼为青岛史称“三大名楼”之首,1914年首位经理王殿臣胶东福山人,早年艺从北京鸿兴楼,鲁菜一代宗师。顺兴楼早创于河北路,闻名于北京路,悉赖清礼部侍郎王垿慷慨相助,故莅青遗老康有为、刘廷琛、吴郁生、赵尔巽和劳乃宣等时有光顾。

    是时,王垿之翰墨,名满京华。素有“有匾皆书  (王垿),无腔不学谭(谭鑫培)”之美誉。1927年秋,王侍郎在顺兴楼创办“契年会”,一时间,邹道臣(福兴祥)、王渭滨(协源盛)、杨子生(福顺泰)、年申甫(岩城洋行)、丁明德(洪兴德)、孙竹坡(慎德成)、李淑周(富罗洋行)、陈介夫(维新颜料厂)和曲子明(共同帐房)等社会名流、商界巨头纷纷入会,寿宴喜贴,终年不绝。

    1930年后,老舍、闻一多、梁实秋、王统照和洪深等文化名人相继客居青岛,顺兴楼乃其风雅吟咏之处。梁实秋在《西施舌》中称:“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席上。”此外,王垿豆腐、砂锅三味、椒油菠菜、奶水菜花和红烧加级等,亦是其传统名菜。

    2008年,青岛市南区实施中山路复兴工程,顺兴楼应运而生,并首次发现王  之《契年会生日表小引》,一时传为佳话。适逢盛世,名楼重生,风俗流转,载文记之。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210464078.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21155935541.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2132828320.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21524689875.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2211312463.jpg


http://blog.bandao.cn/UserFiles/BlogPics/44779/2010-01/201001011922275624591.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