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日子

(2007-11-28 01:08:34)
标签:

美食/厨艺

美食

谈天说地

休闲

分类: 随笔
 【随笔】:日子
 
【随笔】:日子
 
 http://baike.baidu.com/pic/19/11482138662861783_small.jpg 忽然对“日子”这个字眼儿感到非常的亲近,于是在看看有点蓬头垢面的自己,嘿嘿傻笑了一下,一些日子里就这样开始暂时抛掉笔墨潜心钻研起“菜谱”来。
  好久了,懵懵懂懂的被逼到开始认真对待衣食这个简单的问题上面了,心有微求,却不期撞到一个机会,什么都没细虑,顺手接了朋友的店子也想舞弄一回餐饮业,却不知这一弄,又是收拾又是折腾,那真是“相当的”辛苦啊。
  食,乃人生第一大事。就为这吃字,俺开始翻看砂锅方面的典籍,却又找出一段砂锅居的来历和传说,于是开始认认真真的循规蹈矩起来。你道那砂锅居三个字怎地来历?
  话说砂锅居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当时是京城里规模最大的主营砂锅菜肴的中华老字号。它以其特有的炖、煮等手法将猪类精粹烹于一筵,赢得名震京都的美誉。
  砂锅居开业之初叫“和顺居”。因当年用一口据传是明代年间的特大砂锅,烹煮上好的猪肉,肉之肥美不腻,味道颇佳,于是好食者众。日久,人们则以砂锅居代之原名。
  历经几代人经营,砂锅居菜肴形成特色。既有宫廷御膳、王府菜肴的细腻,又有北京民间的质朴,成为北京菜系中官府的代表。
  砂锅白肉堪称“京都一绝”。远在明朝即是宫中美食,及至清代更为乾隆乃至慈禧太后的席间珍品。据传,砂锅居曾经留有乾隆帝留下的御笔轶闻。砂锅居创建之初,常有宫内文武官宦来此吃肉。“白肉一绝”渐日传入宫中,乾隆帝亦有耳闻。一日,皇上兴致尤佳,遂差人传砂锅居厨师进宫。乾隆帝膳后余兴未尽,遂提笔“此乃珍馐,味之一绝”。自此,砂锅居更是名声大振。至嘉庆年间,砂锅居盛况空前,便有了“缸瓦市中烹白肉,日头才出已云迟”的说法。民间亦流行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时至今日,日臻丰盛砂锅菜,满口流芳的煮白肉和乾隆帝御笔一并成为砂锅居的垂史美谈。
  为弘扬饮食文化,砂锅居饭庄与通州森林陶瓷、邯郸陶瓷五厂共同研制了直径1.2米,高0.76米,重218公斤,堪称有史以来的最大的砂锅,并于一九九八年八月八日陈列店内,以文化享誉至今。
  俺上面讲的不过是京城砂锅居的来历,可不知为什么,俺偏偏也喜欢上砂锅来了,从开始接手的一砖一瓦,到满城里与博友们泡砂锅店学经验,吃的俺那些文友都说:老雪现在吃恶心了,以后是不是你怕俺们去你店里吃啊?~~~切,俺这是投石问路拜师求艺呢,为的是让你们能吃上鸭鸭山史上最好的砂锅,哈哈。
  说归说,这千辛万苦的还真是过瘾,俺那千品砂锅居真的就快营业了,这里涂上几笔,一是给关注俺的朋友们一个惊喜,二是也想让这写诗文的手沾染点市井的风致,至于穿上长衫弄一壶老酒站台面我看就不必了,不过你看到扎辫子手提好多菜蔬的那个男人一定是俺。呵呵 @|@
 
贪了黑,给千品砂锅居建了博,欢迎吃不到俺砂锅的朋友们去俺那小房子里饱眼福去,嘿嘿! ——> 千品砂锅居  2007.11.28 晨3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