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贾宝玉假在哪里?
(2013-11-04 12:31:15)
标签:
红楼梦贾宝玉真假难辨杂谈 |
分类: 红楼逸事 |
《红楼梦》之贾宝玉假在哪里?
------see2one 2013/11/4
不管真假,都是宝玉。要说是真假的,那一定是其能够分辨其宝玉的真假者而言。如果对于大众而言,不能鉴别其宝玉的真假,那就是佩戴者自己认为的事情了。不管是真还是假,你认为是真则真,你认为假则假,物如人生,你认为真实则真是,认为虚幻则虚幻。其实不管是否真假,是其相对印证的,不能证明其假,那就是真,不能证明其真,那亦是假。
宝玉人人爱之,那是因为其表象。虽然古来有之把君子比喻为玉,更有甚者说玉有五德,真君子也!宝玉更是君子之冠,既然视之为宝,自然是无暇之感。宝贝大家都时常说起,自然在眼中心中之重了。
宝玉首先是男儿,子女如眉毛,虽然不说其真实的作用,但无眉毛影响其貌相是自然。于是美容先从修眉开始,形容一个人也是从眉毛开始。宝玉生下来后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更是整天在大观园中于一众女子玩了,不见和刚阳男子往来,都说宝玉是情种。我们现在知道“女汉子”,但想来也知道另外一个“娘炮”。其实,宝玉被外人看来就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娘炮”而已!但自己却不得知,认为娇养的儿子就应当如此,隔辈的教养,富裕的家庭,自然就会如此,其实也是把男孩子当女孩子来养,自己当做真男子,他人只做假男人。“假男人”,这是一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真学识。宝玉年幼,聪明伶俐,大观园中各处展现了众多处宝玉的才气,更有海棠诗社,只是知道其吟诗,没有见到其作画。想来这位宝玉,诗词歌赋大多属于婉约范,按照现在的说法,属于文艺青年,体现的更多的是颓废,而不是豪情。自然更谈不上治国之道了。贾府一众,少有秀才,举人,更谈不上进士。秀才虽然更多的是八股,但其思考问题更多是治国强民,而不是脂粉中博得女子欢笑。贾政怒打不上进的儿子宝玉,是恨不成玉。如此在贾政眼中,这个被称之宝玉的并不是真。家中真宝玉,社会真庸才。不能为贾家光耀门楣,如同挂在腰间的佩玉一般,在家可以炫耀,一旦进入社会,则会被人耻笑。此为第二假。
不管真假,和宝玉没有关系,只是和观点有关系。观点决定了真假,此所谓:真假难辨,更难辨真假!
有三种情感,单纯而强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挟卷着我在漂泊不定的路途中东飘西荡,飞越苦闷的汪洋大海,直抵绝望的边缘。
我之所以追寻爱情,首先,爱情使人心醉神迷,如此美妙的感觉,以致使我时常为了体验几小时爱的喜悦,而宁愿献出生命中其它一切;其次,爱情可以解除孤独,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会穿过世界的边缘,直望入冰冷死寂的无底深渊;最后,置身于爱的结合,我在一个神秘缩影中看到了圣贤与诗人们所预想的天堂。这正是我所追寻的,尽管它对于人类的生活或许太过美好,却是我的最终发现。
我也以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我渴望理解人类的心灵,渴望知道星辰为何闪耀,我还试图领略毕达哥拉斯关于哪些数字在变迁之上保持着永恒的智慧。在这一方面,我取得了一点成果,但并不算多。
爱情与知识,尽其可能,引领着我通往天堂;然而怜悯总是把我带回现实。那些痛苦的呼唤在我内心深处回响。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和折磨的人们,给子女造成重担的无助老人,以及孤独、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理想生活的嘲讽。我渴望能减少这些不幸,但无能为力,这也是我的痛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生是值得的;而且如果能够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我会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