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夜话刘玄德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涉嫌颠覆国家政权
(2012-11-29 21:56:25)
标签:
三国隆中对颠覆政权诸葛亮刘备文化 |
分类: 小楼夜话 |
小楼夜话刘玄德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涉嫌颠覆国家政权
------see2one 2012/11/26
刘备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匡扶汉室。在暂时栖身小城新野之后,经水镜先生推荐,告知南阳有一个诸葛先生,此人有经天纬地之财,如真能得之辅佐,则霸业可成。有此可知,刘备乃一个不安分之人,虽然口称大汉皇宗之后,但时刻想的是复辟政权。
为了成就自己的霸业,于是不辞辛苦,数次带领兄弟张飞,关羽到南阳卧龙岗去寻求贤士,期间,有关羽对此行的不理解,有张飞对诸葛亮的不理解。这些,都体现了刘备的志向和两位兄弟的不同,更有深刻意义的是刘备其实并没有把关羽张飞视为自己的心腹,而是视为兄弟。不然刘备早就会把内心的抱负想法合盘托出,那也就没有了张飞和关羽的不理解了。其实,水镜先生徐庶是理解刘备内心想法的,当然了,推心置腹之人可能就是刘备和徐庶两人,所以,徐庶在不得不离开刘备的时候,为刘备推荐了南阳诸葛亮。
既然徐庶推荐诸葛亮,就说明徐庶对诸葛亮的内心是相当的了解。也深知诸葛亮的谋略和野心。知识分子大多具有不安定因素的本质,但其致命的弱点就是抱着君子相不放,更如桥头草,明哲保身。诸葛亮则完全不同,此人不论是宏观规划还是微观实施,都属于不择手段之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当然了,诸葛亮也不能吃透刘备的心思,于是借故外出,以此观察刘备是否真的有此雄心壮志,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暂时的低头,可以暂时的示弱,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以后。果不其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卧龙岗,于是诸葛亮才试探性的和刘备在草堂深谈,历史上称之为隆中对。这个对话,可想而知一定是由浅入深的过程。老谋深算的刘备也不会一开始见面就合盘托出自己想称帝的想法,而年轻气盛的诸葛亮也不会轻易告知刘备如何开辟自己的根据地,这个开辟根据地就是用手段向自己宗亲下手,理由吗,首先是为官者不爱黎民百姓,自己荒淫无道之类。总之,说别人坏话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总是有的。
刘备如果先于说出自己想称王的想法,一定有被诸葛亮嘲笑的风险。而诸葛亮如果劝说刘备不择手段称王,则也有煽动政变被刘备所不齿的可能,更加有的就是即便大家想法一致,也会被刘备内心严加防范,以防这个诸葛亮日后把手段用在自己身上。
诸葛亮不外乎用什么天道,王道,霸道之说来试探,这种手段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可见《说难》。于是诸葛亮快速了解了刘备的内心想法,并把考虑再三的战略方案告知了刘备,并深得刘备的认可。战略是战略,不涉及具体手段。而具体的手段则可能更加的残忍。由于时间原因,刘备定然没有考虑很多,但其手段还是有的。
刘备的隆中对,对于大汉天子汉献帝来说,可谓是致命的。因为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皇叔不但不辅佐自己,反而勾结草寇农夫,向自己治下的同姓王下手夺权。首先是利用家庭矛盾,夺取了刘表的制地,而后又向蜀地进发,利用蜀地的权臣内部矛盾,一举拿下巴蜀,从此为自己建立了政权根据地。为日后称帝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