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话建筑-建筑性别与性别建筑
------see2one
2011/6/4
端午小长假意外迎来了美国建筑师史坦利,最早知晓史坦利是读其《室内设计哲学》,可能都是机缘巧合,因为不断别出心裁的建筑言论,使得大家愿意抛开现在拥有而去想入非非的畅谈。因为史丹利的高大,也因为我的矮小,但这不影响我的阳刚之气,因为我不懂建筑,而史丹利则是建筑设计专家,大师不大师不能知晓,因为我对建筑一窍不通。不要较真,所谓发生,一切都是故事。都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男人就要从男性谈起,男性的认知至少代表了一半,于是谈起了建筑的性别和性别建筑。
建筑性别是很难定义的,但一定存在性别,简单的区分就是雄性和雌性,中间性建筑不能说没有,但很少出现,因为中间性别建筑很难被大家所接受。建筑是为人类大众服务,不管是多数还是少数,总之是为人而服务,从最早的穴居到现在的高楼大厦,穴居基本是土(窑洞就是如此)、石(石洞穴也是如此)、木(利用树枝干搭建)之地,人类到现在还在延续这种建筑生活方式,这些我们时时刻刻也离不开,只是土窑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界,远去......;穴居生活时候属于母系氏族社会。而到了4000年前,什么时间开始造成,我不得而知,这要查看考古资料才可,但我们谈论的不是什么时间造,而是在造成的开始时期,首先考虑的是什么?要建造什么样的建筑,而又如何区分建筑的性别。
商纣王建造的摘星楼,自己喜欢,整天在楼上花天酒地的生活,那这个一定是男性建筑,因为商纣王是一个及其阳刚之徒,动辄挖人心肝,真是让人胆战心寒,修宫殿,建楼台,横征暴敛为了自己享受。高楼应视为男性建筑类别,而宫殿则视为女性建筑类别,男性建筑给以警示作用,如北京故宫属于女性,而四周的角楼以及故宫内的三大殿则属于男性建筑,而慈宁宫等则属于女性建筑了。
最有代表特性的男性建筑就是塔,从汉唐时期的方塔,到元明时期的圆塔,都是典型的男性建筑,而且是把男性生殖建筑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塔就是文字“且”的象形,而“祖”就是生殖礼拜的象形,故而说起塔都有众多男性生殖说不完的故事。其实不然,在塔以前,就是楼阁,楼阁大都是方形,大屋顶,楼底四周还修有园林,翠竹茂盛,四季长青,自己端看就可知晓,古代的阁楼建筑更像是男性生殖崇拜的极致,就连楼下的绿竹也是如同男性毛发一般,簇拥在塔楼四周,而高耸入云的楼,就更加的透着阳刚威武之气。
为了女人要修建宫,宫建造不是高,而是大和广,要能容四海之水,饱阴阳之气。宫一般都带有花园,这也是宫所必须配套之所,游园是古代女人的热爱,就像现在的百货商场一样,那是女性建筑,而非男人喜欢。即便有个别男性喜欢游园之举,那也是属于老娘炮之流,整天哼哼唧唧,就像南唐的李后主,最后落得个江山断送。
现代建筑也是具有性别属性,高耸入云的酒店和写字楼属于男性建筑,而鸟巢和水立方不管如何用材料并想体现中国文化,那也是属于女性建筑,而蹲着展露屁股的央视新大楼,虽然也属于高大的建筑,但不管如何那也是一个女性建筑,只不过是该女性有点男性化而已。其实央视新大楼属于蹲着的建筑,不知道为什么选择这个建筑形式,不管如何,蹲着总比站着要不一样,如果整天蹲着工作,那和陕北农民喜欢蹲着没有什么两样。可能是另有他意,蹲着显示的是不是腿部的线条,而是硕大的屁股,大屁股要炫耀那定时一个能生多生孩子女人的本钱,屁股大一般子宫大,营养丰富,所以我说是女性建筑,而男性建筑真的不知在那里,因为东方的男性和西方的男性不一样,西方的男性生殖崇拜有点变态,本来很阳刚变为了有点细长,没有了冠状,多了一些装饰要素。
双子形式的高大建筑属于变态建筑之列,这个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塔,连在一起的双塔,如同两个手来手的男性站在那里,世界都是多容性的,不管是什么取向,都有起美感,只是不要过度为好。
建筑的性别虽然属于笑谈,因为本人学习数学,多维空间也是有各类集合且存在各种状态,只是和建筑师笑谈而已!大师没有见怪,因为他知道,我谈的不是建筑,只是借建筑之名在谈自己的认识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