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需要放映几十年的一部电影作品

标签:
娱乐片段人生陈年往事劳累杂谈 |
分类: 有感而发 |
人生?就是需要放映几十年的一部电影作品
近日和朋友聊的很多,大都是要发出中年人的感慨而已,大有活的明白之态。抱怨现在房价太高,抱怨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感觉身心疲惫,劳累之态溢于言表。
慨叹之余,理解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都不是在为自己活着,为自己就不会累,应当是幸福之态,其实人生从出生的开场到入死的结束,整个过程无不不是一部电影,古人也说过“人生就是一出戏”。在我看来只不过是演出的时间长短而已。我们用自己的一生在给社会演出,只不过有数不清的过场和高潮点罢了。
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部电影,大概父母只能算做是联合制片人了,没有导演,没有剧本,仓促上马,一切都是按照自然发展来制定情节,更何况演员自己也越来越明白。由于主角的不同,演绎出了武打片,教育片,纪录片,情感片,励志片,战争片,政治片等等。
人生这部电影,放映的比较长,拿任何一些“片段”也不能说明整部电影的好坏,但我们往往都是通过“片段”来了解“人生”,这本身就是片面的,就像一个找对象,通过几次见面就能真的了解对方吗?一定是不能,只不过我们都在试图通过一些“片段”来了解人生,这只是愿望而非现实。“片段”只能是纪录,于是有了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说起来津津乐道。
其实纪录“片段”最好用的就是照相机,于是照相机大行其道,大有摄我其谁之道,照片可以美化“片段”也可以丑化“片段”,于是有了摄影艺术。
我们每天说的言语是电影的配音,其实在好的言语形容“片段”也是苍白的,于是我们学会了用肢体,肢体语言胜过任何言语,使得苍白的言语有了一点点活力,正是这点活力,造就了更好的“人生片段”出现,于是影片出现了转折,从情感片转到了政治片。
已经演出的,任凭他人来说,因为记住的只是世间带来的“片段”;还未上演的,任凭他人猜测,因为那是通过“片段”而试图了解的。人生没有预言家,有的只是适当的推理,恰好在合适的概率范围内发生了的一些还未能发生的“片段”,我喜欢片段,因为片段能够记忆,不喜欢人生,是因为人生不能回味,因为我们不需要回首往事,更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更不会无所做为而羞耻,因为那些都是“片段”。
------see2one 2011/4/27
前一篇:《红楼梦》之红楼四少与京城四少
后一篇:牡丹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