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种菜还是种粮?

标签:
菜篮子种植粮食金融 |
分类: 乡村振兴 |
应当种菜还是种粮?
应当怎么安排生产,种植什么比较高利润低风险,这个是一个农业合理化安排运筹学的问题。
按照市场以及资源的分配,合理分配资源是前提,而不是一味的考虑高利润,一分利润,一分风险。在现在农业中,主要的矛盾是人力资源和农时(集中种植,集中收获)的冲突,农忙时节人力不够,农闲时节人力过剩,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将会解决这个问题,即:要形成人力蓄水池。按照月份,处置不同的种植物(合理安排),再次适当安排种植蔬菜,这样就能够解决长期劳动力雇佣的问题,想想以前的地主,大冬天的还有活干安排给长工。
粮食是能够长期保存的,只要晾干或烘干后,唯一需要防范的就是老鼠,好在现在已经有水泥建筑的粮仓,更何况粮商早就已经根据的销售渠道去安排进货了,这样可以降低成本,粮商到什么时候想的都是进出价差。
“鲜鱼水菜”只得就是新鲜,蔬菜是要新鲜的,如果脱水或者阳光暴晒,会发生腐烂现象。现在所有菜篮子工程就是要城市附近种植蔬菜,能够“不断按时”供应城市需求,在香港上市的超大农业就是从事这项工作,可见福建人的聪明,按照此推断,每一个地区都可以有一个超大农业这样的公司上市,但是我们其他地方没有人东这个脑筋。
蔬菜的风险大过粮食很多倍,主要是蔬菜的保存和运输以及其特有的生命周期决定的,而且蔬菜在产出后其产品是不能进行抵押的,也就是没有“金融属性”,为此,蔬菜只能每天给超市供货并按照销售情况来决定每天的利润率(蔬菜的每天利润率是不一样的)。
种粮就没有这个风险,粮食进入粮仓后是具有金融属性的,可以融资,虽然如此,大家都知道,粮食一旦生产出来,基本是不需要资金了,因为粮食的变现能力仅次于黄金。相快速变现可以通过粮交所来实现,慢速变现可以慢慢和粮商博弈,买一个好价钱。
还有就是种粮可以实现机械化大规模操作,种菜只能分散经营,逐步产生高效益。当然,蔬菜里面也有其他不是需要新鲜的,如大葱,大蒜等等,这些是很适合发展规模经营的。
------see2one 2010/9/27
前一篇:“地主”的风险是什么?
后一篇:“地主”不是“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