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由来
(2010-09-05 12:41: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有感而发 |
5月20日在家中翻看汉书随想
作为中国人,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所学的文字为汉字,所讲的语言为汉语?为什么把现在的语言叫中文同时也叫汉语?一直不得其意,偶然翻看中国历史,得到了一些随想,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中国在秦以前所用文字为篆书,这在瓦当和青铜器中得以常见,到了秦,流行于上流社会的文字小篆和下流社会的隶书开始按照社会地位的不同开始流行于各自的环境中,皇族尊崇并使用的小篆体现的是象形文字的发展体系,而下流社会中流传的隶属后来称之为“今书”则该变了象形文字的发展,从而以其简单便捷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按照当时的文字体系,把篆书和隶书并存的秦代称之为篆、隶的分水岭。
隶书以其间接书写,便于记忆的方式在秦广为流传,楚汉战争结束短命的秦朝,以流氓皇帝汉高祖刘邦的取胜而开拓了大汉的开始,在秦的基础上推广新制,采用隶书记载信息并传承文化的载体。分析到此,如果说汉字是大汉朝记录时间载体的文字的话,那就可以说明现在我们说的汉字可以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即认可的新的记录文字,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开拓,因为新的东西被认可一定要有一个阶段同时付出代价的,因为文字记录的信息在改变记录格式后,不可避免的将丢失部分信息,在电子时代的今天也是如此。我们要认可种丢失,同时也要认可我们将创造新的东西,因为认知世界总是不全面的。
文人发展了文字,到了魏晋时代,文字得到了更大的改良,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可谓是狂妄之及的文字创新,狂草等的出现更加揭示了文字和书法的关系以及和书写之人性格的有机结合。这一点到了现代也是如此,不管是今天的书法家还是昨天的书法家更加抑或是明天的书法家,有价值的书法艺术无不是在创新中产生。
随着个性化的发展,逐渐和艺术形成了有机的结合,书法再也不是简单的记事文字,而是成为了艺术的体现手段和中国上水画形成了一派,遥相辉映,琴瑟相和。
可以推断,汉代是改革的年代,是推陈出新的年代,改革从字,音,语,礼等。
新中国的今天,我们也处于改革的时代,同样在信息高度发达,电子社会无处不在的时代,更是要推陈出新,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汉已经不是历史,而是代表的今天,代表的创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