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旅游历史文化图片 |
分类: 娱乐 |
前些日子去三星堆,今儿上午来都江堰,突发奇想:蜀帝蚕丛是纵目,这灌口二郎也是额头生纵目,不知道二者是啥关系?而且三星堆里头那人挥舞玉璋的造型,不就是二郎神抡三尖两刃刀嘛?这个念头一起,就搜了搜,果不其然,原来早有人这么想了:“二郎为蚕丛之后,故额上有一纵目。”(《灌江备考》)[偷笑]
百度百科上看见,另有考证说二郎神是氐族的纵目祖先神:“那么这个‘杨二郎’又是谁呢?李思纯认为其原型是南北朝时氐族的英雄人物杨难当,他是氐王杨盛的第二子,继承长兄杨玄之位,故在传说中称为二郎。历史上杨难当的统治中心在甘肃武都的仇池,曾据有宕昌之地,即今邻近灌口的松潘,还曾派兵深入川境。四川本是羌氐族旧地,容易慑服于他的兵威。于是由传说而信仰而立庙崇祀,便成为唐宋以来所谓灌口神的起源(《江村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赵逵夫也同意二郎乃氐族之神的看法,并且以丰富的史料证明,氐族先民最早生活在我国西北部,一直保持有‘剠(黥)额为天’的习俗,即用刀在额上刻上痕迹,然后在伤口涂上墨,使长入肉中,形成永久的痕迹,看上去像一个竖起来的眼睛,即所谓‘天眼’——这就是二郎神有三只眼的来历。东汉以还,氐人由今陇南扩散到川北、西康,这一带不仅二郎神的庙很多,以“二郎”名山者也很多,最著名的便是西康的二郎山。……《邛崃县志》卷三记‘蜀中古庙多蓝面神像……头上额中有纵目’,反映了氐人宗教的遗存。唐以后,氐人逐渐融合于汉族和藏族,氐族的三目祖先神即二郎神也随之成了大一统中华民族神仙世界中的成员。甘藏地区的青衣神,也是三只眼,恐怕很多与氐藏融合有关,并不是如有的学者所说的来自印度(《三目神与氐族渊源》,《文史知识》1997年第6期)。”
蜀王蚕丛与二郎神,古代蜀国和氐族都是纵目祖先神,而且彼此有如此接近的关系,这让我不由想到,我跟成都博物馆拍的成汉氐族人像,和三星堆拍的青铜人面,确实还挺像的,都有夸张的眼睛和耳朵。古蜀人跟氐族人信仰相似,相貌特征上也相似,会不会有民族血缘上的关系呢?
最后,话说“蜀”这个字,本身是个象形字。上头一个大眼睛,下头有条虫,应该是跟纵目祖先神蚕丛是分不开的。一想到古代蜀人信仰是巨大的眼睛和蠕虫类生物,顿时感到了不可名状之物的伟力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