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三国杂文 |
官渡之战,从建安五年二月开始,到十一月结束,历时9个月。它是汉末群雄混战和三国形成两个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次大战,也是曹操统一北方之战中最重要一战。
决战在即
198年底,曹操大体统一河南。199年春,袁绍消灭公孙瓒,统一河北。至此,兼并混战近9年,华北群雄基本覆灭。袁曹两大集团分据河北、河南。但华北地区一片平原,属同一完整经济区,不可能长期分裂。双雄决一雌雄,势在必行。
双方明争暗斗早在197年就已开始。袁绍兵多将广,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中央政府地位极为不服。曹操拥帝不久,讨南阳张绣,立朝廷之威,不想惨败在贾诩的鬼谋之下。袁绍于是向曹操下书,言辞傲慢。曹操大怒,却知袁绍强大,自己不是对手,出入行动都失去常态。经谋士荀彧、郭嘉以曹对袁有四胜、十胜之说劝慰,才坚定必胜信念。
曹操担心袁绍侵扰关中,惑乱羌胡,南诱蜀汉,江东、荆州,形成大包围圈,使自己独以兖、豫二州同天下六分之五的势力相对抗。荀彧于是建议以钟繇安抚关中,在包围圈上撕开口子。曹操深以为然,表钟繇任司隶校尉,驻长安,持节都督关中众军,允许他不拘干法制条例,便宜行事。后官渡对峙时,钟繇有力支援了曹操的后勤。
曹操的战备
198年年底,曹操灭吕布,结束河南统一战,开始了长达近一年之久的紧张对袁战争准备。
首先,消除内部恐慌,统一认识。袁绍势大,许下众将大都畏惧。曹操为诸将打气道:“我了解袁绍为人,志向大.智慧少,外表严厉,内心胆小,妒忌刻薄,威信不高,兵力虽多,指挥部署不当,将领骄傲,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正好送给我。”
其次,在对袁的侧翼创造有利态势。在曹左翼,河内太守张杨为袁绍盟友,敌视曹操。199年2月,河内发生拥曹与拥袁之争。张杨被拥曹将领杨丑所杀,拥袁将领眭固又杀杨丑。4月,曹操乘袁绍仍在幽州酣战,北渡黄河击斩眭固,铲除河内拥袁势力。河内地处并州与洛阳之间,占领河内,便可阻止袁绍并州兵力南下,屏蔽许都、关中,又可威胁袁绍的侧后邺城、黎阳。在曹右翼,曹操将青州徐州尽委任给泰山豪强臧霸。臧霸屡屡出击,不断袭扰袁绍的青州,钳制了袁谭的青州军南下。
对周边群雄,曹操积极展开外交攻势。他以卫觊抚关中,使钟繇移治弘农,加强朝廷控制力。通过至许都观察形势的凉州从事杨阜,拉拢州牧韦端。表奏孙策为讨逆将军、吴侯,结为儿女亲家,征召孙权为官,以拉拢孙策。以不计杀子之仇的宽阔胸襟,赢得张绣再次归降。为刘表使者韩嵩加官进爵,通过他争取刘表。通过以上努力,一定程度消除了侧后的隐患。并且以天子沼书,令渔阳太守鲜于辅都督幽州六郡,反而去牵制袁绍的侧后。
对于正面交锋,曹操更是殚精竭智的选择经营战场。
袁、曹以黄河为界,但曹操考虑到黄河渡口较多,依托黄河防御势必分兵把口,所以只将它做为扰乱袁军,挫伤其锐气的战略缓冲地区,而把重点防御阵地圈定在官渡。
官渡其地,位于中牟北方,坐落在自河北重镇黎阳通向许的最直接要道上。此地北有官渡水为屏障;东是官渡水同阴沟水的汇合处,西南有圃田泽,这两处水网沼泽构成了官渡东西的两大障碍区。官渡是袁军进攻途中东西数百里间惟一可以通过的喇叭口。曹操将主战场设在此处,就是想先依托黄河挫败袁军锐气,再将袁军诱入这个喇叭口进行阻击,粉碎其进攻态势。
曹操勘定官渡为主战场后,在199年中,他几乎每次回军都屯驻官渡。在此地构筑阵地,囤积粮草,修建城垒,号官渡台。
他的部署是:以黄河南岸为第一道防线,令于禁率2000步骑,防御黄河渡口延津、原武一线,东郡太守刘延防御白马,振威将军程昱率700兵防御白马右侧之甄城,魏种为河内太守;以官渡为重点防御战场,亲率精锐主力驻守;以夏侯惇、荀彧留守许都,主持后方事务;以任竣管理军器和粮运,蔡阳、李通等分守后方要地,防备刘辟、龚都和孙策、刘表等人。
决战序曲
199年6月,割据并、幽、冀、青四州的巨兽袁绍开始了南下的准备,这引起了曹操集团的密切关注。
袁绍按照“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的夙愿,开始具体战略部署。他去芜存菁,从数十万众里“简精兵十万,骑万匹”。又经过长期的军议争论,最终决定自统大军,以审配、逢纪主持后方,负责粮草运输;长子,青州刺史袁潭兼任幕僚长史随征,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为先锋,以步兵校尉高览、蒋奇、屯骑校尉张郃、越骑校尉韩猛以及主簿陈琳、参谋许攸等从军出征,准备南下直攻许都。
大战一触即发,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始料未及的变化却令曹操措手不及,刘备在徐州叛变。
刘备被曹操派往徐州阻击袁术,袁术南逃。199年12月,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徐州诸县纷纷叛曹。刘备迅速壮大,合兵马数万,曹操派刘岱、王忠讨伐,反被他打败。他遣使联合袁绍。实企图坐视袁、曹酣战,伺机偷袭曹操后方,奉迎献帝。这一肘腋之变,打乱了曹操的军事部署,造成许都侧后的极大隐患。
200年正月,董承衣带诏事败,曹操决计亲征刘备。众将皆认为袁绍才是大敌,不应当弃之东顾,担心袁绍会趁机袭许。曹操以为,刘备不可小看,现在不打,必为后患。郭嘉也道:“袁绍多疑,来攻也快不了,刘备新起,众心未定,迅速出击,定能将他击败。”
于是曹操在袁绍的虎视眈眈下,率部远离许都,闪击徐州。刘备不意曹操竟有胆量置袁绍于不顾,望风而遁,只身投奔袁绍。妻儿、关羽被俘,张飞落草。
曹操闪电一击,犀利迅猛,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许都至徐州行程近千里,他只用了不过十几天就赶到并打垮刘备。而得知曹操东征,田丰建议袁绍袭许。袁绍未想到曹操能如此迅猛,他企图使曹、刘交斗,相互削弱后再行动,故借口儿子有病,不肯出兵,只是发布檄文虚张声势。结果却错失良机。等到他大举进兵,曹操已经回师了。
这场对刘备的闪击虽然规模不大,但极为关键,曹操解除了后顾之忧,军队士气大振,侧翼漏洞再度被补好,终能以最佳状态迎战袁绍。
大战始末
200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2月,10万大军兵趋黎阳,关系华北命运的决战正式打响。
袁绍令先锋颜良渡黄河,将东郡太守刘延围于白马。4月,曹操用荀攸之计,不救白马,先到延津,佯示渡河袭击袁绍侧后,调动袁军来援。袁绍果然中计,将接应颜良的预备队派出西应。曹操分散袁军兵力成功,立即轻兵兼程奔袭白马,掩其不意。待颜良发觉时,同曹军相距只十余里,大惊,仓促迎战。曹操以张辽、关羽为先锋,纵骑突击,猛将关羽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曹操解白马之围,以获胜之兵,迁移百姓,沿河西撤。
袁绍气极,不听劝阻,下令全军渡河追击。先锋文丑追至延津南,曹操察觉袁军纪律不严的弱点,于是令骑兵解鞍下马,将自白马撤下的辎重都放在路上。不久,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兵赶到,袁军纪律不严,只顾争抢战利品,不听号令。曹操见敌中计,率不足六百名骑兵突袭,大破袁军,斩杀文丑。
至此,袁绍两员先锋大将接连丧命,袁绍全军震动,为之夺气。
曹操见利用黄河周旋并削弱敌人的目的达成,遂引军退至官渡,凭借准备已久的工事严阵以待。袁绍见曹操准备充足,也不强攻,7月,分遣刘备、韩猛兜抄曹操后方,毁坏农田,几乎打到许都。曹操遣曹仁统率精骑,将刘备、韩猛分别击破。刘备见袁绍难成大事,以联合刘表为借口离去。
迂回失败,袁绍决心凭借雄厚实力打正面消耗。他将大军联营推进,8月,与曹操接触,9月,官渡攻防战开始,战争进入10月,激烈的攻坚战打了整整一月,袁绍虽不能克曹壁垒,曹操也粮草枯竭,将士疲惫,兵员得不到补充,几乎撑不下去。
曹操内心动摇,问计荀彧。荀彧看出战争已进入决定性阶段,双方都已到达极限,谁先退却,谁就陷入被动。于是回信鼓舞曹操继续坚守,说袁绍攻坚不下,兵势衰竭,局势必将生变,正是用奇之机。曹操又问计参军贾诩,贾诩也认为反攻时机已到,当需仔细捕捉战机。
此时荀攸报告,韩猛押送的袁绍辎重将到。曹操命令徐晃、史涣截击,烧其辎重车数千辆。没过多久,袁绍谋主许攸叛归曹操,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军情:袁绍令淳于琼等五将军督粮车万辆,目前正在乌巢。袁绍疏于防备,轻兵偷袭,不出三天,袁军自败。诸将十分怀疑,荀攸和贾诩则劝曹操听从。
曹操决断极快,立即留曹洪、荀攸坚守营垒,亲率5000精锐趁夜出发。沿途冒用袁军旗帜,只谎称是袁绍派往乌巢加强戒备的部队,骗过袁军盘查。到目的地后包围淳于琼营大肆放火。拂晓,淳于琼见曹军人少,出战迎击,被打退。此时左右报告袁绍增援骑兵赶到,请分兵防御。曹操怒道:“待敌冲到背后再报告!”于是集中兵力殊死血战,大破袁军,尽烧粮谷。
袁绍得知乌巢被袭,不听张郃全力救乌巢的建议,只派少量兵力救援,却令张郃、高览攻曹军坚壁高垒。张、高进退两难,索性降曹。至此,袁军补给断绝,众多名将或死或降,于是军心崩溃,乱作一团。曹军抓住时机,全线反击,袁绍只好抛弃大军,率其子及八百亲兵,仓皇逃归黎阳。
袁绍剩余部队投降曹操。曹操粮尽,无力收编降兵,又不甘放他们回袁绍处,于是索性“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河北精锐一朝尽丧,至此,官渡之战结束,袁绍一蹶不振,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