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赤壁》我才意识到先入为主思想对我的影像那么深,但为时已晚,我已病入膏肓。

《赤壁(下)》(Red Cliff
Ⅱ)(2008)
推荐度:★★★☆
如果说看完《赤壁(上)》时我还认为这仍是一部改编较多的中国战争史诗,那当看完《赤壁(下)》后我明白这就是一部完全杜撰的古代战争影片。
宏观上,由于这版赤壁剧本“和平”的中心思想本就与历史或是小说中三国各个想统一天下的思想大相径庭,所以整个电影基本就是套用了地点和人物后的新故事。其实看(上)时我对吴宇森的此种定位不屑一顾,因为我毕竟还在一厢情愿地依着历史看电影,但当看完(下)后,这种不屑一顾都省了,因为我干脆不再把它当赤壁之战看了,用一同看电影的同伴的话说:就当一笑话。
细节上,只给了我一个感觉——夹生。万众瞩目的战争场面不能说不震撼,但的确不宏大,战船相撞和惨烈的厮杀也许能让观众心潮澎湃,但火烧连营的恢宏却难见踪影。另外就是我个人最不能理解的对武将的处理,怎么都看不出这些“万人敌”的将军们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为被他们打倒的士兵的愚蠢感到悲哀。

最后说说我一厢情愿的比较:
“草船借箭”、“蒋干盗书”两件事连在了一起。理论上配合诸葛亮完成“草船借箭”的应该是向来多疑的曹操,但没想到这次被冤枉地嫁接到了蔡瑁、张允头上,并配合周瑜完成了“蒋干盗书”,使这一先后发生的两件事因诸葛和周郎两人的内部较量而同时发生了。
“苦肉计”换成了“美人计”。也不用再去追问吴宇森是为小乔加戏还是为林志玲加戏了,反正这位原著中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人物成了这部电影的大主角,以至于黄老将军的成名作“苦肉计”都被其夫君周郎名正言顺地否掉了,并成功以美色贻误了曹丞相的战机,助孙刘联军等来东风,“真”成了决定结果的人。
关公的面子卖给了周郎。华容道就让它见鬼去吧,一切都在帐前解决,小说中是诸葛亮故意安排关羽把手华容道最后一关,以故意放走曹操使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但同样的机会摆在周瑜面前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因为周郎比谁都明白曹操都死了,刘备自然应该第二个死,这送到嘴边的“统一天下”大肥肉岂能不接?但当遇到一个爱好世界和平的“新版周瑜”时一切都不同了。
甘宁甘兴霸无论在小说中还是历史上都不是死于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中甘宁在吴蜀夷陵之战时中箭身亡,而历史上则根本没有甘宁战死的记录。
抛开历史包袱《赤壁》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剧情简单,战争场面,和平思想,引来绝对成功的全球票房,制片方还能要求什么呢?
最后就是我个人认为最成功的(上)(下)两首主题歌,我都爱上阿兰了,犹如天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