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丢丢奇遇记》
作者介绍

金波,原名王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现冀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等20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乌丢丢的奇遇》等,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你敲门》、《感谢往事》等,发表歌词作品和歌词评论约三百余首(篇)。
五次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有五件作品、连续三届荣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三次荣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两次荣获冰心图书奖。两次荣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六次荣获北京市文联优秀作品奖等,有歌词获国家级奖项。
1992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1992年,荣获台湾杨唤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
作品介绍
《乌丢丢奇遇记》是著名作家金波先生的代表作品。乌丢丢是木偶戏中的单脚小丑,在一次演出后,被他的主人布袋爷爷不慎弄丢了,让看木偶戏的跛足拄拐的小姑娘珍儿看到,把他带回家,并给了他一个漂亮的身体,乌丢丢因想念布袋爷爷,坐上一部卡车误闯进吟痴老人的家里。在吟痴老人的帮助下,他们共同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最后终于见到布袋爷爷(已去逝)和与珍儿团聚。乌丢丢为报答珍儿,不惜牺牲自己,化作了珍儿一只健康的腿,从此,珍儿有了健全的身体,快乐而幸福地面对生活。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别人的爱,我们更应该用爱来回报!
作品主要人物形象构图


人物性格介绍(人物造型参见上图)
青年的吟痴诗人:年轻斯文,玉树临风,有诗人的儒雅气质。
老年的吟痴诗人:精神高昂,头戴遮阳帽,肩挎双肩背,就像一个旅行家。是由少年变成青年,再由青年成为老年,注意面部变化,老年儒雅须长。
可
人:一个漂亮美丽的小姑娘,身上还有一种魔力。(形象上要体现“魔”字)
布袋爷爷:高高的个子,长得很瘦。耍木偶戏的一个老爷爷。
独脚大侠乌丢丢:是个木偶,只有一条腿,喜欢蹦来跳去。
珍
儿:一个美丽善良的小姑娘,一腿长一腿短,拄着一只小拐杖。
小脚丫:一个仅有脚丫儿的半截腿,大拇哥还常常一翘一翘的。脸部可画在腿上,生动自然。
木偶套娃:木头小姑娘,皮肤白白的,她长得像外国女孩儿,一身镶着银边的绿斗篷,眼睛大大的,脸蛋粉扑扑的。(由小到大共七个)
种鸡蛋花的小姑娘芸儿:有梦想,敢于行动,并且坚定梦想的小姑娘。
小蛇(草上飞)、蜥蜴:按正常形象,可爱一些,体形小一些。
蘑菇人:拟人化的蘑菇,形象要可爱。
如果哪位美术老师对本作品感兴趣,愿意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本届漫画大赛,可在本博客《乌丢丢奇遇记》教案中选取某一章节组织学生绘画(请及时在组委会备案);或直接与少年文学院办公室联系,索取本作品的漫画角本,经与办公室协商后,从中选定若干画面参赛。
联系办法
联系电话:010-63941335
传真:010-63986894
电子邮箱:xhm1688@vip.sina.com
通信地址:北京2923信箱
邮编100053
办公地址:北京丰台区莲花池西里10号(京石宾馆写字楼A座516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