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2011-12-07 11:03:41)
标签:

八大山人

杂谈

分类: 二玄社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28/31/original/2010092012849484403638.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类别】 中国 古画 【年代】清朝

【文物原属】 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 现藏 上海博物馆

【简介】 纸本,墨画,原装纸盒包装

【尺寸】纵:36.5 公分,横:30.5 公分

【作者简介】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即八大山人,谱名统*(*为上林下金),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八大山人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亡后,遭国毁家亡之难,心情悲愤,便装哑扮傻,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与人语。23岁削发为僧,取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通常称他为朱耷,朱耷为僧名,“耷”乃“驴”字的俗写。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至于八大山人号,乃是他弃僧还俗后所取,始自59岁,直至80岁去世。以前的字均弃而不用。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有诗“无聊笑哭漫流传”之句,以表达故国沦亡,哭笑不得的心情。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

      朱耷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朱耷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八大山人书法成就颇高,但被画名所掩,注目者不多。黄宾虹尝称“书一画二”,确为至言。 八大的书体,以篆书的圆润等线体施于行草,自然起截,了无藏头护尾之态,以一种高超的手法把书法的落、起、走、住、叠、围、回,藏蕴其中而不着痕迹。藏巧于拙,笔涩生朴,此中真义必临习日久才能有所悟。简而言之,是用篆书的笔法去写行草书,与《天发神恰似□碑》以隶笔写篆书一样异曲同工。八大山人在中年时各体书风全貌的,莫过于《个山小像》中八大的自题了。他以篆、隶、章草、行、真等六体书之,其功力之深,罕与伦比,可谓集山人书法之大成。 八大去世前夕,书法艺术水平达到顶峰,草书不再怪伟。如八十岁写的《行书四箴》、《般若波罗蜜心经》、《仕宦而至帖》(即《昼锦堂 记》帖),平淡天成,丝毫不加修饰,静穆而单纯,不着一丝人间烟尘气。高僧书法大致如是。近人得其精髓者只弘一法师一人。近人研究八大书法,追其师承渊源众说纷纭。或曰宗二王、宗董其昌、宗王宠等等,终如寻其书画师承,至今无一定论一样。据王方宇先生考证,最初,八大山人受欧阳询的影响很深,稍后学董其昌的行草,又转入黄庭坚的夸张开阔等,多方探索,再追寻魏晋人书法的气质,终于参用篆书笔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中锋圆润,又婉约多姿且厚重浑成,富有晋人气度。

【此册概况】《花鸟山水册》为八大山人晚年六十九岁的作品,预示着八大山人的绘画又迈入一个新阶段。此时他已从临川返回南昌,由僧还俗,并且 “蓄发谋妻子”。他之所以改号“八大山人”,是因读了内称“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的《八大人圆觉经》。其实八大山人是借以表达自己感情与艺术王国合为一体,变个山为大千的境界升华而已。从而全身心地投入了与大化同一的艺术世界之中中领略大自然的永恒活力与不息机趣中,实现了物我合一,“借笔墨借天地万物而陶泳我”。超越了具体时空,获得了精神自由,其花鸟画也呈现出凝重、洗练、朗润、含蓄、雄浑、朴茂、静谧、空明的风格特点。此部画册,画题虽然不稀奇,但构图新奇大胆,笔墨率意清逸。用一隻脚站着的鹌鹑的如白眼向人的眼光,露出明朝遗民的独立不和之气。此部(一六九四年)的《花鸟山水图》册,册中有几开花鸟,均极细緻传神。与《安晚图》册(日本泉屋博古馆)同一年所作,都是八大山人成熟期的杰作。

      分析这些代表作以及同期其他作品,不难看到八大山人艺术的物我合一或称主客的高度统一,首先得益于形象与笔墨的完美结合。形象是体物入微的,又是充满感情的;是夸张变形、极尽艺术幻化的,又是令人信服、引人入胜的。由于八大山人作画时感情真挚而强烈,又吸取了民间瓷绘的质朴与天真,所以他创造的夸张变形的艺术形象,率皆以神写形,神超理得,独特动人,寓目难忘。

      此阶段所画禽鸟,以鱼、鸭、八哥、鹌鹑居多。其中八哥画得最多,并以庚午为最盛。据统计,八大山人先后在三十馀件花鸟画中画过五十多隻八哥,姿势共有十六种。造型以鹌鹑最富特色,鼓腹、窿背、翻白眼,犹如孕妇和驼背人的扭曲形象,并传达一种难以捉摸的扑朔迷离情态。其他禽鸟亦多扭曲、夸张以至丑化。八哥、小鸟多缩项,拱背、单足而立,双目或瞪,或眯,或闭,一副畏缩受气而又桀骜不驯的神气。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把富于表情力的人眼移植于画中鱼鸟,使之或惊警,或孤傲,或顾盼,或沉思,或酣眠,或稚气,神态如生,情趣动人。画松,其干中粗下细,形成奇异张力,画石,其体上大下小,彷佛随时可动;陪衬的树石亦很怪奇,多作圆状卵石,且上大下小,极不稳定;树木乾枯枝稀,并欹斜多折。有时欲倒的树石相互依傍,禽鸟单足立石巅,支撑点极少,更见险情迭生。这些奇特造型,极生动地反映了八大山人玩世不恭的心态。

      在笔墨方面,此阶段用笔已由方转圆,较多运用圆浑而具有古意的篆书笔法,兼取草书的自由率意,水墨多水分,显得冲融。画风恣肆淋漓,浑厚疏鬆,笔墨则与形象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笔落纸,既状写对象的形神,又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尽量以最精简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意蕴,笔中用墨,凝练蕴蓄,尽去圭角,在朴茂中显出雄健的丰神。已形成了八大山人自身的典型面貌。

      八大山人成熟期作品的主客观统一,还得益于通过变形和布白实现画境的“超以象外”。至于构图,则既最大可能地利用空白,或在通幅画上只画一鱼一鸟、一花一石,或强化大石与小鱼、大荷叶与细荷茎的对比,从而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限的时空中,呈现了海阔天空与云横塞中生命的呼吸潜动及其追光蹈影之美,同时也表现了超越具体感受的画家的永恒精神。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92105467.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1 雏鸡图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584508.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作品简介】此幅小鸡牠那毛绒绒的羽毛,前倾的身姿和胆怯的神情,好像刚从蛋殻裡出来,面对陌生的世界,正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走。尤其在圆圆的眼睛旁,加了三道放射性弧线,更使目光充满着狐疑、惊恐和迷茫。缩项,拱背、单足而立。一副畏缩受气而又桀骜不驯的神气。画家用细笔钩画,澹墨皴染,使身羽极富质感,这在八大山人众多作品中是极少见的。 释文:鸡谈虎亦谈,德大迺食牛。芥羽唤僮僕,归放南山头。八大山人题。钤印:可得神仙。

2 芙蓉图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612964.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作品简介】一丛芙蓉,延伸残叶;奇异的形态、构图,流露出怨愤、孤傲、激动、幽默、溷乱、焦躁等不同情感和心绪,笔墨忽粗忽细,忽疾忽缓,忽乾忽湿,忽钩忽染,变化无常,然又在情理之中,驾驭随意而又自如。释文:写此工部深江淨绮罗时也。八大山人。钤印:八大山人。

3 菊花图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648397.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作品简介】构图虚实粗细,顿挫转折有序,晕染的乾湿浓澹,前后层次不乱,显示出笔墨功力的精微。状物之真实,在八大山人作品中也是少见的。八大山人。钤印:黄竹园。

4 鹌鹑图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676928.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作品简介】此幅造型以鹌鹑最富特色,鼓腹、窿背、翻白眼,犹如孕妇和驼背人的扭曲形象,并传达一种难以捉摸的扑朔迷离情态。释文:六月鹌鹑何处家,天津桥上小儿夸。一金且作十金事上声,传道来春鬪蔡花。
八大山人画并题。钤印:黄竹园。

5 荷花图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702961.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作品简介】用对角法画两丛荷花,左上角用浓澹水墨渲染出荷叶,夹以双钩白莲花,右下角以浓墨画出两支荷干,又以线钩莲蓬,两者之间穿插一支倒垂荷叶。这样既使干中有叶,叶中有花,黑白灰相间,又打破了对角分割易造成的板滞格局,顿使画面活跃起来。造型于简化中见生动,笔墨于洗练中显丰富,技艺已十分精熟。释文:居敬堂对瓶花为画。八大山人。钤印:个相如吃。

6 鸜鹆图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739639.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作品简介】两鸟一低一昂,似作相斗状,造型依然鼓腹拱背,但斑羽点染已见丰富层次,较好表现了体态转折。八大山人。钤印:在芙蓉山房。

7 山水图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775705.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作品简介】 此幅无秀逸平和,明洁幽雅的格调,而是枯索冷寂,满目凄凉,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 落款钤印等。

8 山水图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814149.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作品简介】甲戌闰五月之既望。雨坐居敬堂。为作此图。八大山人。钤印:八大山人。

9 吴昌硕图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848685.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作品简介】繁华梦破入空门,画不加题但印存。遥想石头城上草,青青犹自忆王孙。离离禾黍故宫无,钟阜龙蟠腾画图。只有荷华如旧日,棹歌悽段莫愁湖。甲辰九秋。吴昌硕海上小长卢馆。年六十一。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硕。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868703.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885385.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902970.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314239591.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http://www.62585578.com/img/photos/201009//43/31/original/2010091512845286947910.JPG花鸟山水册" TITLE="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国陶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