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带古镇——街景篇

(2010-03-04 01:30:30)
标签:

洛带

古镇

古街

客家人

街景

甑子场

字库

旅游

分类: 旅游休闲

                                       洛带古镇——街景篇

 

洛带古镇——街景篇

   

    大年初三本来是想一早就去黄龙溪古镇的,但好客的成都却飘起了濛濛细雨,更没想到的是出租车师傅竟然不熟悉路况,俺怕途中出情况,又在市区耽误了点时间,于是便临时决定改去稍近一点的洛带古镇——

    400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又被人们称为“客家名镇、会馆之乡”。如今镇上的2万多居民中,有90%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全镇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他们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学术界统称“东山客家”。         

洛带古镇——街景篇

                                            甑子场牌坊

 

    “甑子场”是洛带古镇的原名,“甑子场”前有个八角井,据说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游玩甑子场,不慎将手中玉带滑落井中,刘禅急令太监淘井捞带,不料一淘井便风雨大作,一停止便风平浪静,再一淘又风雨大作,无法将玉带捞起,从此甑子场更名为“落带”,后演变为“洛带”。

洛带古镇——街景篇                  古镇的老艺人们带领着民间艺术表演队敲锣打鼓狮吼龙腾游行古街

洛带古镇——街景篇                             古镇民间艺术表演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观望

洛带古镇——街景篇                                        极具特色的禹王宫

洛带古镇——街景篇                                        精雕细琢的万寿宫



洛带古镇——街景篇                             临近中午时分,游人摩肩接踵,挤满了整条街

 


洛带古镇——街景篇

                                  古色古香、造型独特的街楼

洛带古镇——街景篇                                         别致的“字库”塔

    据传,早在光绪6年洛带古镇就建成了字库塔。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字库塔被拆除,不过,字库塔的碑至今还保留着。塔高9.2米,六角双层建筑,全部用清代的砖修建而成。塔身两层用六条龙柱装饰而成。客家人民间习俗:凡是写有字的纸张不能随便乱丢,更加不能作为便纸,否则会生痔疮都集中起来焚烧,光绪6年修建的字库塔就是专门为人们焚烧字纸提供场所。


洛带古镇——街景篇

                                     矗立在古街东头路边的四方塔


洛带古镇——街景篇                                  洛带古街东头高耸的木制牌坊



洛带古镇——街景篇                                         洛带古镇导游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