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畅游之“印象武侯祠”
(2009-10-10 01:16:12)
标签:
诸葛亮刘备墓成都武侯祠三绝碑蜀汉巴蜀印象 |
分类: 旅游休闲 |
大门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至二门之间浓荫丛中共有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在西侧碑廊内明碑全称为《诸葛武侯祠堂碑记》。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立。四川巡抚张时彻撰文,碑身下有赑屃碑座。在东侧碑廊内是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碑文分为序和铭。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祠内文物以“三绝碑”最为珍贵。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此碑因文章、书法绝妙、雕刻精巧和所称颂的诸葛亮的功德绝世,因此明代被称为三绝碑。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清人完颜崇实撰书“使君为天下英雄”联位于昭烈殿:“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巴蜀系汉朝终始,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殿内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刘谌。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
刘备殿后,下数节台阶(武侯祠低于汉昭烈庙,象征古代君臣关系),是一座过厅,挂有“武侯祠”匾额。过厅两侧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上联集杜甫诗句,下联董必武撰。由董必武所书。
诸葛亮殿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据《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故名刘备墓称“惠陵”。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惠陵与武侯祠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武侯祠西侧,与武侯祠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
“惠陵”南侧“武侯祠文物陈列室”,由郭沫若书题。陈列有出土的蜀汉文物复制品和三国历史图片。武侯祠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以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