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岛珍奇植物探秘[精美插图]
标签:
灵山岛森林植被物种树木花草野生果实旅游 |
分类: 水灵山岛 |
“灵岛浮翠”是古代文人墨客对水灵山岛的形象描绘——美丽的灵山岛就象一块硕大的翡翠宝石漂浮在大海之上,璀璨夺目,熠熠生辉。“灵岛浮翠”中的“浮”字,意为海岛有生命般灵性地浮动在波涛涌动的海面上,而其中的一个“翠”字,则是把灵山岛的绿色植物和各种树木花草描绘得真是贴切、活灵活现。其实,现在的灵山岛上并没有太多刻意的较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但整个海岛依然林木茂密,郁郁葱葱,草色山光,翠然夺目。
一般我国北方海岛的森林覆盖率大都在40%,而灵山岛的林木覆盖率却高达70%以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灵山岛上的植被物种,极其丰富和独具特点:这里有多种在我国长江口以北地区极为罕见的亚热带植物;这里有世所罕见的珍异树木——保母树,全省唯一的珍稀古树品种——八木树;这里有众多野生植物,如野葡萄、野草莓、野桃子等,其中最多的恐怕要数枸杞,到了秋后,漫山遍野挂满了串串红色的枸杞子,煞是喜人!据统计,这里共有近三百多种草本和木本植被物种,如此丰富奇特的植被物种资源,使灵山岛更象一个海岛植物的博物馆。
“形若翠伞,杆以鹤胫,皮如鲸鳞,枝同龙爪”,对于这种世所罕见的保母树,岛上有着这样生动的描述,也有着这样一个感人的传说:
明朝末年,倭寇横行肆虐于我国东南沿海,灵山卫海域也是倭寇侵扰的重灾区。对于来犯之敌,除官府举兵大规模清剿外,海岛渔民也纷纷奋起抗敌,保卫自己的家园。其中从云南迁至岛上的王姓家族的一位智勇双全的渔家汉子,立志要率领乡亲扫平倭寇。然而,其母刚去世不久,遵照古训,应当守孝三年,不能离家。处于忠孝难以双全的境地,热血男儿内心非常矛盾。一日在睡梦中母亲来到他眼前说:“保家卫国,匹夫有责,我儿去吧,为娘身边自有神树保佑。”王氏猛醒,急忙来到母亲的坟前,果然生出一株小树。随后,王氏与周边的渔民一起出海迎击倭寇,一去就是几个春秋。三年后,倭患消除,王氏与渔民凯旋,至母亲坟前祭拜,当年的小树已经高大挺拔、华盖如伞。王氏感激此树数年代自己保护、侍奉母亲,于是尊称其为“保母树”。
如今,保母树的子孙已经遍布灵山岛的山野村口,然而历经数百年沧桑的那棵保母树之祖,依然伟岸挺拔、根深叶茂地挺立在王母的墓前。
驱车登顶的行进途中,在半山腰停车小憩,驻足俯瞰灵山岛的东北部,即背来石方向,中间可见的道路即为唯一的一条通往山顶的盘山“公路”,大部分是单行道,而且路况极其复杂,如果途中遇到对面开来的车辆,就有些麻烦了。
看到一种不知名的野花,一片一片的花团锦簇,花色紫白相衬,十分优雅,尤其是气味有一种独特的芬芳,浓郁绵长。据说这种野花晾晒干了以后,可以放在自家居室里熏香,或者放在橱柜里面祛除异味,效果不错。
这是什么?大家一看便会知道。岛上的野葡萄比较常见,也可以安全食用,只是味道酸酸的,我怕酸,只是品尝了几颗,不敢享用太多。不说不知道,为了拍摄这一小片紧紧簇拥着的野生葡萄群,俺可是冒着很大危险从山崖边缘拍下来这张照片的呀!
这又是什么?大家一猜便可以猜得到——野草莓。岛上的野草莓也比较常见,体型比我们日常食用的草莓要小很多,颜色多为浅红色或者浅紫红色,表面的颗粒状突起比较大,完全可以食用,至于味道嘛,比野葡萄爽口一点,不过也是有一点酸酸的感觉。
为了看得更加清楚一点,我特意将照片的树干部分放大了一个特写,看清楚了吗?有见过吗?奇特吧?
在快到山顶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棵的小桃树,我不敢确定百分之百是野生的,但估计十有八九是野生的。桃树形体比较小,大约只有一米高,仅仅结了两个桃子,桃子的大小跟核桃差不多大小。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观赏到,没有舍得将可爱的桃子摘下来,呵呵。
这张照片是在离山顶只有几十米距离的时候照的,看到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吗?在图片中间的斜坡上有一群白色的动物,是什么?
没错,是一群山羊!
于是,心中不由自主地在想象——
在这样美丽的海岛上,在这样海拔的山顶上,在这样洁净的环境里,吃的是无任何污染的青草,喝的是纯天然的山泉水。。。。
这样的羊肉该会是什么样的味道呢?
发发牢骚:这篇稿子本来可以很早就写完的,不曾想写了两遍,第一次写完检查时没有及时保存,一次不经意的错误操作导致文章全无!没有办法,只好重新写了一遍,希望朋友们喜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