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年轮纪事(三十二)1988年时年31周岁。这一年上半年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就是准备要离开钢院,准备考博士生。起初找系里谈,这时的系主任叫李文香,是教过我政治经济学的大学老师,一直把我作为他最得意的学生。但他当了系主任人变了,失去了老师风采,过份看重权力和爱听小人谗言,又十分左。我说要考研或调离,他说:你除非去西藏或新疆边疆地区我就放你。我说我就来自内蒙古边疆。找新任院长王成玖,他苦口婆心劝我不让走。最后我没办法,就几乎天天到他家里磨。他实在没办法,就说院里研究,同意你找一个不太好的单位,院里就放你。直接原因就是他们怕教师队伍不稳定而不得不这样。既然到了这个结果,我也不怕家里反对毅然决然调出冶金部所属部属院校的鞍山钢铁学院,到了鞍山市社科联的社科咨询中心。社科联领导特别是闫洁芬主任(一位可敬的老人),特别同情我,因为社科联知道我的社科成果很多。她说可以把人事关系放这,任命你为副主任,但发不了工资。你自己尽快能考上博士吧。就这样,1988年下半年,我背水一战,没有工资收入,失去了部委院校讲师待遇,开始为期一年的考博的准备。好在家里理解。。。。。



前一篇:人文艺术大集(345)
后一篇:人文艺术大集(34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