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手工艺发展百论 |
第五十七论
绵延几千年的非遗文化历史,曲曲折折,依靠口口相传和师徒传承,许多绝活不同程度散落在民间确实需要整理记录,通过学术的专业的规范的连续的致用的手段和严谨的态度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理出来,从而为本民族留下全方位的历史记录。有一次在清华美院参加一个由某时尚控股集团与美院精心组织的非遗研讨会,感慨颇多,可喜的看到美院的老师们克服艰苦在大凉山和青海玉树等地实地采风,记录整理了西部藏、羌、彝族的民族服饰文化。也体会到了当地政府为发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迫切心情和所做的努力。当前,从整个全国情况看,非遗热热变全国,大家蜂拥而上,但都是在支离破碎的继承和开发,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系统整理和深挖。商业性极强,功利性极强,产业化仓促,同时被一些油头粉面人和势力在忽悠。我们的政府部门需要冷静,需要对学界和传承人输血,让他们与商业化保持距离,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有一定的财力来完成记录和整理(人家日本政府对传承人整整扶持了半个多世纪了)。我国现在的非遗资源就像一座座金矿正在被唯利是图的人和势力乱采乱挖弄的千疮百孔。国家必须采取措施让他们停止采挖。这些非遗资源和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当地民族和政府的超级IP,不能无偿采挖。看到那些油头粉面的人与外部势力一起挖掘我们宝贵的非遗资产,真让人心痛。快快开始伟大的非遗记录工程吧,让它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