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民营经济论丛 |




《民营经济论丛》四十八
仁立墨人主笔起草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主报告(2003).该蓝皮书已经成为全国工商联的品牌,每年发布。现将这个主报告呈现。虽然已经过去了16年,但蓝皮书的形态已经固定,发布的结构内容依旧,报告主体内容的判断仍然有参考价值。
连载12
2.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在制定民营经济政策方面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今年以来,中央各部委坚决贯彻十六大的有关精神,更加重视发展民营经济,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 据了解,国务院研究室今年对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重要建议和意见;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门调整了中小企业司的管理职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国家工商总局局长正在全面清理和废止歧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修订完善支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改革和完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登记监管制度。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文件表示,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均可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经营。建设部还要求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公共交通等行业,实行特许经营,通过规范的程序,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这标志着长期由政府包办的市政、水务、燃气等工程3000多亿元的市场,逐步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今年,铁道部也宣布,铁路建设领域,凡向外资开放的,同时允许内资进入。这标志着,高度垄断的"铁老大",将打破几十年的垄断。在市场准入条件、投融资政策、路网基础设施使用及公益义务分担等方面,将制订具体政策,吸纳民间资本与外资参与铁路建设和经营。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各有关部门采取了切实有力的措施,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共清理法律法规几百余件;取消了与国内民间投资有关的406项行政审批。
3、各级地方政府认真落实十六大精神,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十六大关于毫不动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思想,增强了地方政府政策信心和决心,三中全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明确信号,给地方政府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政策保障。应该说,一个毫不动摇,一个大力发展,是中国民营经济政策的历史性跨越,说出了地方政府多年来想说的话,是我们党关于经济发展政策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是解放生产力的重大措施。今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专门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出台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新一届广东省委省政府在《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喊出了“民营新广东”的口号。省财政从今年起5年内安排1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放开经营范围、放宽准入条件,扩大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财政扶持,金融创新;河北省提出“三个优化、三个结合”;浙江提出“三引导”;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 上海、、四川、北京等省市都明确规定,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积极推进在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引进民间投资;在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方面,云南省从1998年起设立"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资金",宁夏自治区自1999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南京提出“破障碍、抓机遇”。深圳市5年安排10亿元设立"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创业辅导和服务、公共技术实验服务、教育培训及信息服务、融资担保服务、鼓励专业化发展及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等。大连、厦门、成都等地也设立了相应的专项资金。 另外,在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支持科技创新 、培育民营企业集团 、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各地政府都出台相关扶持支持的政策和法规来将促进当地民营经济在新的一年健康快速发展。
小资料:《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文规定了五大优惠民营企业的价格收费政策。
政策一:规范和减免收费
《通知》规定,私营企业承包、租赁、兼并、收购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的,执行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组、改造过程中的登记注册费减免规定,即办理企业变更登记收费每件50元;企业“三改”后的注册资本总量不超过原有企业(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下同)注册资本之和的,不收注册登记费,只按上述标准收取变更登记费;企业“三改”后的注册资本总量超过原有企业注册资本的部分,按规定的注册登记费标准收费,但不另收变更登记费;办理商标变更登记按每件500元收费。
政策二:放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
《通知》要求各级建设、环保、物价等部门要加快对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促进从事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事业单位按照《公司法》改制成独立的企业法人;调整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收费标准,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公交、燃气、停车场等其它经营性的公用事业项目也要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在已建成设施的运营中引入竞争机制。
政策三:实施优惠政策
今后省物价局将对企业加工生产用盐价格实行让利优惠。而工业园区新增建设用地需缴纳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属于中央财政分成的30%和省级财政分成的20%,在规定期限内缴清后,即可办理用地批复手续,其余部分经批准可在一年内分期缴清。
政策四:鼓励下岗人员自主创业
据悉,从今天起至2005年12月31日止,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等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凭《再就业优惠证》,从发照之日起3年内免收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而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相关规定享受税费扶持政策。
政策五:维护民企的合法权益
省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受理投诉一律不收费,所需经费列入省财政经费全额预算拨款。
4、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民营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的改组、改造的积极性
十六大将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提了出来,三中全会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出发,强调要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同时提出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为中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因此,今年从战略上考虑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改组重组,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将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在其他行业和领域则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成为今年国企改革重头戏。2003年4月至9月,国资委已批准48户企业的产权和资产出让行为,涉及国有资本及权益225亿元,其中主要是3户中央企业将优质资产注入其控股上市公司,涉及国有资本及权益205亿元;中央企业在集团内部重组合并过程中注销了192户企业法人资格,解散、撤销和破产54户。值得注意一个变化,非国有经济和外商正在积极关注和介入国有企业的重组,中央企业今年发生的产权转让中,约有83%是由非国有企业和外商受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