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民营经济论丛 |
这是仁立墨人主笔起草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主报告(2003).该蓝皮书已经成为全国工商联的品牌,每年发布。现将这个主报告呈现。虽然已经过去了16年,但蓝皮书的形态已经固定,发布的结构内容依旧,报告主体内容的判断仍然有参考价值。
连载6
(二)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数量加速扩张和质的飞跃双重景象
民营企业在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中,从拾遗补缺逐渐成长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的发展也从量的积累转化到质的飞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民营企业更加注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资本金的充实。
1、民营企业的数量扩张十分明显
改革以来,民营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还是资金总量角度来看,都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1989年到2002年,私营企业(含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私人有限责任公司及私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从业户数增长了26倍,年平均增长29%.从1990到2002年,个体工商户的从业户数业增长了79%。(表19、20)。
2、民营企业个体规模逐渐扩大,资金实力逐年增强
(1)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增大
我国民营企业除了在总量快速发展外,在个体质量方面也显著提升。根据全国第二次会员企业基本单位普查的资料,2001年全国民营企业平均数为24人,比1996年增加6人。各种规模的分布情况是,50人以下的占90%,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3.8%,50-499人的占9%,与1996年相比提高了3.6%,规模在500-4999人的企业有3775家,是1996年的15倍,规模超过5000人的有17家,1996年时仅一家。2002年底,全国工商联会员企业中营业收入总额1.2亿元以上1582家。营收总额第一位355亿,50亿元以上21家;5亿元以上405家。净利润超过5亿元8家;资产总额第一位253亿,50亿元以上15家。5亿元以上378家。净资产第一位70亿。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33家,最多一家就业10万人。纳税总额累计471亿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