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营经济论丛》第三十六(1)

(2019-05-14 06:03: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民营经济论丛
《民营经济论丛》第三十六(1)

《民营经济论丛》第三十六(1)

这是仁立墨人海滨主笔起草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主报告(2003).该蓝皮书已经成为全国工商联的品牌,每年发布。现将这个主报告呈现。虽然已经过去了16年,但蓝皮书的形态已经固定,发布的结构内容依旧,报告主体内容的判断仍然有参考价值。
连载1.
目 
引 
一、改革开放25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回顾与分析
(一)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一样都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保证和持久活力
1、民营经济的就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社会就业增长速度,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结构做出了突出贡献
2、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对我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基础和加速的作用
3、民营经济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4、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民营经济为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5、民营经济在繁荣市场、消除长期困扰中国的经济顽症——短缺经济方面贡献巨大
6、民营经济促进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
7、受入世影响,近几年民营经济对外贸易额高速增长
(二)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数量加速扩张和质的飞跃双重景象
1、民营企业的数量扩张十分明显
2、民营企业个体规模逐渐扩大,资金实力逐年增强
3、民营经济组织形式趋于多样化,治理水平逐渐提高
4、民营经济逐渐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
5、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6、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7.一大批国有中小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
8、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
(三)民营经济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为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1、民营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巨大
2、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质量越高,民营经济在其中所占比重越大。
3、民营经济已是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更是东部沿海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4、地方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其作用令人瞩目。
5、民营经济是一些地区实现社会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为地区社会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6、民营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地区城市间的发展差距,为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7、民营经济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典范:浙江经验
(四)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
1. 民营经济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按照市场方式参与经济活动,既提高了中国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又起到了示范效应
2. 民营经济为市场化改革提供巨大物质支持的同时,也成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指标
4. 民营经济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对我国加速户籍改革、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起到了催化作用
5.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二、2003年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一)2003年,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在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发生重大变化
1、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进一步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在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上实现新突破
2.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在制定民营经济政策方面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3、各级地方政府认真落实十六大精神,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4、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民营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的改组、改造的积极性
(二)2003年: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1.社会效益明显,就业、税收继续稳步增长
2. 民营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持续拉动全社会经济
3. 民营经济投资出现恢复性高增长
4. 民营经济出口增速大大高于其他各经济成分
5. 民营企业经济效益也显著转好
(三) 2003年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 民间投资:形式升级、方向多元、结构日趋合理
2. 民营出口高幅增长,企业竞争走出国门
3. 民营科技企业引领民营经济产业新方向
5. 民企做强做大,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6. 民营企业全方位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
7. 民营企业家在“非典”等突发性事件上表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8. 民营企业积极探索党建新途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9. 各地商会开始在维护民营企业权益、促进企业自律方面发挥作用
10. 民营经济在西部地区逐步崛起,在东北成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生力军
(四)目前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化使民营经济原有的竞争条件发生变化
2、要清醒地认识到整体规模分散、经营模式传统型家族化、产业结构趋同和技术水平较低是民营企业的先天性缺陷。
3、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面临许多挑战
4、政府管理体制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还需进一步理顺
5、有关所有制方面的观念还在束缚人们手脚
6、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7、民营企业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
三、2004年民营经济发展展望
四、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把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对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执法情况组织大检查,责成有关部门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研究出台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具体实施办法
(四)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国有资产重组的工作
(五)研究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作用问题,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六)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七)大力发展培育商会、行业协会组织
附 

《民营经济论丛》第三十六(1)

《民营经济论丛》第三十六(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