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生命论》连载一百零八第四篇企业发展和未来论第十七章(续六)

(2019-05-06 09:10:31)
标签:

杂谈

分类: 企业生命论
《企业生命论》连载一百零八第四篇企业发展和未来论第十七章(续六)

《企业生命论》连载一百零八第四篇企业发展和未来论第十七章(续六)

《企业生命论》连载一百零八第四篇企业发展和未来论第十七章(续六)

《企业生命论》连载一百零八第四篇企业发展和未来论第十七章(续六)

按语:《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编辑的《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评价《企业生命论》:“我国学者仁立墨人(笔名)深入地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企业生命论》出版,把我国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推向高潮。总的来看,《企业生命论》集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是我国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著作。”
《企业生命论》连载一百零八第四篇 企业发展和未来论第十七章(续六)
本节开头所述的跨世纪企业理论就是综合概括了上述基本理论的主要部

门,由于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存在和发展,但都有不够完善的
地方。而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提炼,作为跨世纪的企业理论是完全可行的,
它能够适应世界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未来企业世界发展的主要方向
  未来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则遵从企
业内部进化规律。在跨世纪企业理论的指导下,具体来说有如下两方面的发
展。
  (一)由现代企业向联合大企业方向发展
  在企业进化论这一篇中,我们曾把企业进化分为几个主要阶段,自本世
纪50年代后是由现代企业向联合大企业进化时期,而且到下世纪上半叶,联
合大企业进入成长和成熟发展期。在本世纪初,就出现了企业联合,特别是
到本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出现了联合浪潮。在80年代
和90年代又步入一个稳定发展阶段,世界性的合并浪潮并未出现。研究表明
企业联合存在一种周期性规律。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初以来,周期性规律
很明显。F·M·谢勒尔教授曾收集了一系列表明1895—1977年制造业和矿业
公司通过合并而获得资产价值的统计数据,并根据随价格变化而调整的市场
价值,显示这些所获得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研究结果如下图17.1所示。图中
可以看出,60年代后期是合并高峰期,无论企业合并数目还是公司资产数量
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后期出现过较小的突然增长。在本世纪初,虽然经济规模较小,但合并的资产数量和企业数目几乎与60年代同样巨大。20年代后期,合并数目也很多。这种结果引起经济学家们的注意,这种波动与经济周期有关,在繁荣时期由于大公司拥有大量流动资金而不需增加投资时会产生合并浪潮。在英国,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也是合并和接管活动十分频繁的时期。在西德1960年企业合并只有22起,“大型企业”的合并为零。到1970年,企业合并达到305起,“大型企业”合并为95起,1979年合并达到602起。在日本1963—1971年间也是“大型合并”时期。牰0年代中期,每年平均合并的件数是50年代末的一倍以上,特别是大型合并,在1960年以前,件数是很少的。见下表17—1。从这些国家合并史我们可以看
                    表17—1 日本企业的合并数
───┬───┬───┬───┬───┬───┬───┬───
 年份│件 数│年 份│件 数│年 份│件 数│年 份│件 数
───┼───┼───┼───┼───┼───┼───┼───
 1948│ 309  │ 1960 │ 440 │ 1966 │  975 │ 1980 │  961
 1955│ 338  │ 1961 │ 591 │ 1967 │ 1020 │ 1981 │ 1044
 1956│ 381  │ 1962 │ 715 │ 1968 │ 1163 │ 1982 │ 1040
 1957│ 398  │ 1963 │ 997 │ 1969 │ 1147 │   │
 1958│ 381  │ 1964 │ 864 │ 1970 │ 1147 │   │
 1959│ 413  │ 1965 │ 874 │ 1979 │  871 │   │
───┴───┴───┴───┴───┴───┴───┴───
  资料来源:1948—1960年数字见[日]公正交易委员会:《日本的企业集
中》,1971年版,第46页;《官报》资料版,1984.1.11;牨970年度以后数
字,见公正交易委员会的年度报告。
 
出,在不同时期,合并类型的比重和特点不同。以美国为例20世纪初绝大多数的合并和兼并是横向的,50年代后横向合并比重下降,从50年初期以来,联合大企业的合并越来越盛行,而产品延伸的合并已被关系疏远的多样化兼并所取代。(12)见下表17—2。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自60年代后,企业联合呈现出新特点,和原来意义上的联合有很大不同。最突出的特点是
合并已变为以“大企业合并”为主(在我国目前大企业合并还处于零的阶段)。这是由于进入了联合大企业成长阶段的缘故。
              表17—2 1948—1977年制造业和矿业公司
             按合并类型所获资产的分布
─────────────────────────────────
  合并类型  1948—55   1956—63   1964—72   1973—77
─────────────────────────────────
 横向      36.8%    19.2%    12.4%    15.1%
 纵向      12.8          22.2      7.8      5.8
 联合大企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