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企业生命论 |


1992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1994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2017年故宫出版社出版
按语:《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编辑的《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评价《企业生命论》:“我国学者仁立墨人(笔名)深入地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企业生命论》出版,把我国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推向高潮。总的来看,《企业生命论》集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是我国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著作。”
《企业生命论》连载九十八第四篇 企业发展和未来论第十六章(续六)
上面介绍了目前西方对中小企业理论研究的进展。接下来我们再介绍一
下骨干企业的研究情况。从先进工业国家来看,骨干企业已作为大中小企业
之间一个较大层次在客观存在着。并且被认为,骨干企业的企业家活动(en-
terpreneurship)越活跃,这个国家也就越有活力。因为骨干企业的活动背
景是无数中小企业的活动。认为在成熟经济中,中小企业和骨干企业的生存
领域进一步扩大了。经济的活力是依存于中小企业和骨干企业的。一般认为,
骨干企业是随着重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增加,并逐步形成一个阶层的。它从中
小企业发展起来,但又不至于发展成为大企业,并作为一个独立企业存在。
此外,生产的重复化进展,投资财产的需要多样化,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消
费需求的多样化以服务经济化的发展都拓展了骨干企业的活动领域。骨干企
业的地区分散化被看成是成熟经济的特征。在革新的中小企业中有一部分向
骨干企业成长。但并不是一切中小企业都可以成长为骨干企业的。只有那些
具有企业家活动和组织能力而又独立自主地大量产生创造成果的企业才能够
发展成为骨干企业。革新的中小企业是由优秀的企业家领导的,而大企业是
通过组织来指挥活动,由专门的经营者进行管理,前者的经营是突出企业家
个人的作用,而后者经营是通过组织来进行。骨干企业的特点是界于二者之
间的,既有属于企业家的经营者领导和指挥,同时又通过组织来活动。因此
骨干企业是以具有强烈个性的企业家和组织之间的紧张关系为轴心而展开活
动的。骨干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家活动而不是组织力。它容易隐蔽企业的势
力,不易看出它的势力强弱。因为它存在两面性。其存在形态在各个产业领
域较集中的在第二产业,但目前第二产业中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产业中。而且
分散在各地区。因为它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它和地区经济有着密切联
系。因此,骨干企业在全国各地普遍发展成为成熟经济的主要特征。在西方
发达国家再次工业化进程中革新的中小企业和骨干企业已成为技术革命的主
力。为了加速技术革命,E·F·希姆哈主张建立ABCD综合体,A指行政,B指
企业,C指信息机构,D指市民团体。通过这四方面协作,建立地区组织,加
速技术开发的进程,而在这一进程中革新的中小企业和骨干企业起决定性作
用。因为,研究骨干企业的人士认为,随着成熟经济的形成,与现代工业化
相对的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大企业万能的时代结束了。因为以地区为基
础的小规模技术革命的必要性在不断扩大,所以大、骨干、中小型企业并存
的时代已开始。在多数地区已经形成企业家、专门经营资源、资金的结合。
发展地区经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