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仁立墨人
仁立墨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999
  • 关注人气: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生命论》连载九十四第十六章(续二)一、大企业向何处去?

(2019-04-22 07:23:39)
分类: 企业生命论
《企业生命论》连载九十四第十六章(续二)一、大企业向何处去?《企业生命论》连载九十四第十六章(续二)一、大企业向何处去?

1992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企业生命论》连载九十四第十六章(续二)一、大企业向何处去?

1994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企业生命论》连载九十四第十六章(续二)一、大企业向何处去?

大型手工加印刷的文创类图书由故宫出版社1997年增印

按语:《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编辑的《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评价《企业生命论》:“我国学者仁立墨人(笔名)深入地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企业生命论》出版,把我国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推向高潮。总的来看,《企业生命论》集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是我国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著作。”

《企业生命论》连载九十四第四篇 企业发展和未来论第十六章(续二)

一、大企业向何处去?

  根据国际上流行的观点,末松玄六认为大企业应该具有如下经营特点:

资本筹措能力强。既可以从银行筹资,也可以通过股票、公司债、外债、

支付票据等形式筹措到庞大的资本,甚至可以以开发援助、振兴产业、防止

破产等名目筹措到巨额的国家资金;通过动员巨额资本能够经营需要大量

资本的大规模事业,如电力、铁路、钢铁、石油化工、水泥、合成纤维、汽

车、建筑、超级市场等均由大企业经营;能用巨大的销售额提高市场占有

率、垄断市场,制订价格。为此经常进行联合合并,采用产品及事业的多样

化,地域的复杂化等战略;为经营大事业,大企业极大吸引人才建立大规

模正式组织,企业性质均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集团协议制,具有官僚

色彩。工会作用很大;一般采用流水作业,自动化操作,单品种大批量等

生产体制。由于操作规模的扩大,如何运用庞大的固定资产,成为左右成长

的决定因素;由于销售额大,所以经费的支付力也大,可以对情报系统、

福利保健设施,开发研究体系,广告宣传、涉外活动、海外活动,大型建筑

等进行庞大预算;从事的各种机械组装生产、金融、租赁事业、超级连锁、

特许体系、商品销售、建筑住宅、运输、通讯、闲暇娱乐等核心企业承包给

许多中小企业,将其吸收到大企业中,加强支配体制。(1)大企业有了这些

特点因此在国际通常的称呼有:大企业、巨大股份公司、托拉斯、康采恩、

卡特尔、巨大企业、大规模联合体、巨大合同体、公司王国、垄断资本、集

中企业、财阀资本、大规模生产、核心企业、高级公司、母公司、现代经营、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国际企业、世界企业等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的普弗夫(L.pfeffer)教授认为对大企业有利的经济因素有:资产规模

的节约;大规模促进销售;广告;研究开发的节约;专利;供应

源泉的控制;产品多样化;大规模投资;经营人员的有效利用;已

经形成的大规模组织。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对以技术专家体制(te—

chnostructure)为特点的大企业能控制整个国民经济为依据,在《新的产业

国家》一书中提出了如下观点:所谓“成熟的法人企业”是现代的大规模

公司。它们能适应主要的技术改革,借助于庞大的情报,依靠集团的经营决

策思想,以大规模组织为特点,经营者集团置资本所有权于不顾,对公司提

供最重要的服务和商品,因而企业家的法人企业和中小企业只能挣扎在非常

狭小的角落里。这种大规模公司的出现,能控制消费,支配储蓄的供应,

有重要的调节生产的计划化技能。大企业通过市场控制,能做到排除市场

风险和确切了解市场。大企业能够利用日益增多的情报、很长的生产周期

和耗费巨资的产品开发技术。大企业能利用必要的固定资本更新最现代的

设备。大企业雇佣众多的工人,积蓄起庞大的资本源泉,个人储蓄已无关

大局。大企业组织建立了组织化大事业组织,巨大的组织力取代资本的支

配力而登台。以技术专家体制为特点的大企业体制,立即用稳定的工资消

除和工会的对立,在计划化的机能和目的上,成为和国家相互的公共的管理

复合组织。其结果,不知不觉地和苏联的社会国家体制的计划经济,几乎是

不矛盾的,似乎是相同的性质了。在这种几乎是国家统治的大企业体制下,

中小企业的领域,可以说只成了“独立的零售商、农民、修鞋匠、装订社、

麻药贩、西餐销售商、汽车业、狗溶室”。他忽视中小企业的作用,令人难

以接受。然而,企业与人一样也要得病,对于人来说,最可怕的是癌症,对

于企业最可怕的就是大企业病。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到了鼎盛时间,就可

以给大企业病造成可乘之机。企业若患了大企业病就可能倒闭,日本的上野

明分析了容易患大企业病的企业,比如:官职增多,官僚主义横行;本位主

义;企业家精神泯灭;部门之间责任的推诿;士气低落;满足现状;腰腿软

的企业;应变能力差的;职工过分自信;“名门意识”使人丧失危机感;走

过场的会议多;重用唯唯诺诺的人;忘记进攻的防守经营;TQC活动平庸化;

销售利润在5年或10年前减少。其症状是在不知不觉中患病,日趋严重;企

业越老,职工平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大企业病是慢性病,一旦得了难

以治愈;是复合型症状;出现自我感觉症状时为时已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