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企业生命论 |

按语:《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编辑的《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评价《企业生命论》:“我国学者仁立墨人(笔名)深入地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企业生命论》出版,把我国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推向高潮。总的来看,《企业生命论》集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是我国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著作。”
《 企业生命论》连载八十三第四篇 企业发展和未来论第十四章(续十)
(四)现代企业的脱成熟化阶段
现代企业在进入成熟阶段后,都会相继进入成熟后期,企业面临蜕变。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企业增长停滞或明显减少,规模扩大,出现惰性等。进入成熟阶段的现代企业大都是现代大企业,都面临着两个重要变化,一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对自己传统产业大企业造成一种现实威胁;二是成熟大企业面临脱成熟化问题,向企业集团化方向发展。
1、传统产业中成熟企业的蜕变
传统产业一般指钢铁、汽车、造船、食品、纺织、建筑等,历史比较长,采用原有的技术和工艺,按传统方法进行经营管理,生产满足社会基本物质需要。在传统产业中形成的成熟现代企业面临着技术浪潮的冲击,工业化国家中许多传统企业发生了急剧蜕变,有的虽保留原有企业的外壳,但企业内核已发生质的变化,有的从原有企业中脱胎出来,成为不同于原有企业的崭新企业,有的在蜕变中,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结合了一个新型企业。这种蜕变表现为加速性,这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结果;全面性,传统企业从技术、设备、产品、职工素质、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企业内容结构等总体上蜕变,而且带有全球性;融合性,即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逐步融为一体;深刻性,企业正在向集团化、大型化、超级化发展。许多中小企业乃至大企业被兼并,而小企业特别是专业化程度高的小企业仍在成长。这种深刻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技术、工艺的深刻变化、管理方式和经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管理的现代化、产品的更新速度、职工素质等都有极重要的变化。
2、成熟企业的脱成熟化问题
我们分析过企业生命周期中存在成熟后期,企业应及时采取脱成熟化。现代企业的发展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产业很快进入成熟期,由于股份经济的成熟或国家的大量投资也使许多企业建立之日就成为大型企业,很快直接进入成熟期。对成熟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最要紧的是及时认识到自己企业已进入成熟期,并且承认这个现实。但在实际生活中,成熟企业的经营者们往往由于市场反馈的信号、对本企业事业的眷恋、企业利益的冲突等原因,而导致认识的落后,以致于使企业发生危机。所以不愿意承认成熟的“保守派经营者”是企业经营失败的大敌。换句话说,企业要脱成熟化必须及时认识到企业已达到或快要达到成熟期了,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脱成熟化的首要阶段。实践证明,企业脱成熟化的第二阶段通常则是付学费阶段。也就是说,大多数成熟企业在脱成熟化过程中是走了弯路的。几乎所有成功的脱成熟化企业都经过了这一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失败呢?或者说为什么要付出代价呢?日本的加护野忠男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认为,一是开拓事业必然伴有风险;二是人们制定新战略,开辟新事业往往带有老框框。但是他认为虽然走了弯路,但这是付学费的一种战略学习。这种学习提供了发现潜在的原有经营资源(尤其是被称为情报经营资源的技术、人的技能、企业形象和牌子)和分清其界线的机会。通过学习积累了新的核心技术,在失败过程中,积累了预想不到的新技术知识。同时也培养了正式脱成熟化所需的人才。例如,美国的电子制造公司前身是汽车通信厂,二战后进入电视机等通信设备业,但随着电视机行业的竞争力下降,企业增长钝化进入成熟化时期,此公司的成熟化初期就开展多角经营,被人嘲笑,过了一段后,才重新确定以通信机、半导体、计算机为三大支柱的事业结构取得了成功。在日本,二战后,人造丝行业成熟化,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致力于面向合成纤维的多种经营。但不久合成纤维也迎来了成熟期,它们又致力于多种方向的多种经营,开始发展食品、石油、汽车贩卖、化妆品、医药事业的多种经营,其中大部分没有成功。只有医药事业已占到公司销售额的10%。第三个阶段就是逐渐形成明确的战略阶段。也是企业经营者做出重要决策的阶段。第四阶段是在新的成长轨道上前进的阶段,也叫“变化的扩大再生产”阶段。这几个阶段的起始因企业而各异。因为有的企业在成熟前期已开始这一过程,有的在成熟后期才开始。有的企业因行业特点成熟期可能很长,有的则很短。但这一过程的四个阶段则是共同的。


